2014年加拿大临床实践指南三强

时间:2018/10/15 18:15:59 来源:心理测试_心理测试网站 作者:佚名

获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的焦虑治疗药物一览

流行病学

强迫障碍(OCD)是一种相对少见但严重的精神障碍,终生及12个月患病率分别为1.0-2.3%及0.7-1.2%,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左右,但症状可能在10岁之前即已出现;30岁之后新发病例很少。患者寻求治疗的比例仅为14-56%,提示OCD可能存在识别及治疗不足的问题。社会隔离、躯体虐待史、负性情绪性是OCD发病的危险因素。

OCD对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均可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患者往往存在认知、社交及职业功能损害。另外,近四分之一的OCD患者曾自杀未遂。OCD症状与更高的医疗设施使用率相关,美国每年因OCD所造成的医疗成本高达亿美元(年)。

共病

约60-90%的OCD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OCD患者及存在OCD症状的个体共病率为其他个体的3倍。常见共病包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及躯体化障碍,还包括物质使用障碍(SUDs)、精神病性障碍及双相障碍。

DSM-5诊断

OCD的诊断要求强迫观念和/或行为的存在。强迫观念指复发性、持续性及侵入性的想法、想象或冲动,上述状况导致了显著的焦虑;强迫行为指重复性行为或精神活动,患者存在受迫感,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减轻与强迫观念相关的焦虑。强迫观念及行为耗费了大量时间,并导致了社交与职业功能的严重受损。

DSM-5中,OCD从“焦虑障碍”条目下移出,成为新的独立诊断门类,即“强迫及相关障碍”。除一般意义上的OCD之外,新的诊断门类同时纳入了躯体变形障碍、囤积症、拔毛障碍(hair-pullingdisorder)及抓皮障碍(skinpickingdisorder)。

其他针对OCD诊断标准的修订多为小的措辞调整,目的在于提高表述的清晰度,或进一步提高某些被认为模糊的概念的可操作性,特别是针对强迫观念及行为的描述。先前诊断标准中对强迫观念或冲动“过度且不合理”的要求被删除,原因在于这一表述容易受到解读的影响,患者对此可能存在不同水平的认识。因此,DSM-IV中“自知力差”的表述被DSM-5扩展为好或较好、差及缺如几个层次。另外,DSM-5添加了“抽动相关”的OCD。

尽管上述呈现的是最新的DSM-5诊断标准,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大部分治疗数据均基于符合DSM-IV(或更老版本)诊断标准的患者。

心理治疗

Meta分析显示心理治疗对OCD有效,主要为认知行为治疗(CBT),一般包括暴露与反应阻止法(ERP)。CBT针对OCD的疗效等同或优于药物治疗。CBT疗效方面的结果与强调ERP及认知元素的研究结果大致相似。一种治疗方式专门为害怕受到感染物质污染的OCD患者而设计,使用了包含非直接暴露(“危险意向消除疗法”,DIRT)的认知干预手段。结果显示,该疗法效果优于ERP。对于无明显强迫行为的患者而言,认知干预可能具有重要性,因为此种情况下进行ERP更具难度。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现场暴露法联合想像暴露法治疗OCD效果优于单用前者。

多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团体及个体CBT疗效并无显著差异。然而,头对头研究结果则莫衷一是:一些RCTs显示两者并无差异,其他则提示个体治疗更优。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两者的优势不同:个体治疗师对患者的病态信念更为了解,而团体治疗则可提供更多的团队鼓励、相互支持、模仿、人际间学习,进而导致动机增强及治疗不依从现象的减少。

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OCD心理治疗的强度及时长。在Foa团体强化ERP项目中,每次治疗为时2个小时,每周5天各一次,持续3周,共计15次。另一个类似的治疗项目为每周2次,这一时间设置对于大部分患者及治疗师而言更易操作,而随访结束时的效果也与每周5次的强化治疗相当。在一种阶梯治疗模式中,患者首先接受为期6周的低强度咨询及ERP阅读疗法,非应答者在随后接受标准的ERP。结果显示,这种疗法与标准ERP疗法效果相仿,但成本却显著降低。

其他可能有效的治疗方式包括接纳与承诺疗法(ACT)、针对OCD信念的模块化认知疗法(CT)、针对强迫怀疑的CT、组织培训及正念训练。在CBT的基础上联用动机性访谈,其针对OCD的疗效说法不一:一项研究显示无额外收益,另一项则提示,联用时症状改善及缓解率均较单用CBT有所提高。尽管一项RCT显示,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EMDR)针对OCD的疗效优于SSRIs,但鉴于相关信息有限,该疗法一般不推荐用于OCD患者。

证据显示,治疗师引导的暴露疗效优于OCD患者的自我引导。尽管两者均可显著减少症状,但与后者相比,前者在改善症状及患者自评功能损害方面表现更优。其他信息则提示,通过电话实施的ERP效果与面对面形式的ERP相仿。另外有两项RCTs显示,通过电子邮件向患者发送自助手册的阅读疗法在改善OCD症状方面显著优于等候名单对照。

整合认知行为疗法(ICBT)是一种易获取的治疗手段,有望深达未经治疗的患者群体中,并鼓励其在必要时接受面对面的心理治疗。多项RCTs显示,ICBT项目的疗效显著优于支持性疗法或放松对照。ICBT与治疗师所引导的CBT同样有效,前提是患者至少完成了一次自我暴露训练。当纳入了由治疗师所启动的、简短而有明确时间安排的电话支持时,ICBT在改善预后方面显著优于基于需求(on-demand)的电话支持。

家庭容纳(Familyac







































北京白癜风那儿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cyun.com/xljk/544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