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不同的训练方式及心理干预是如何

时间:2018/12/17 16:55:29 来源:心理测试_心理测试网站 作者:佚名

近年来,参与马拉松跑的人群越来越多,然而在马拉松项目领域,很少有针对训练手段以及心理干预手段对于预防伤病以及提高专项成绩方面所做的研究。年的一项研究通过对一群特定人群的马拉松训练进行跟踪调查,以获得以下两个答案:1、他们的训练以及心理干预手段如何对运动损伤概率产生影响;2、他们的训练以及心理干预手段如何对马拉松专项成绩产生影响。

篇名:Theinfluenceoftrainingandmentalskillspreparationoninjuryincidenceandperformanceinmarathonrunners(不同训练方法以及心理干预手段对马拉松运动员的损伤概率以及运动成绩的影响)

刊物:JournalofStrengthandConditioningResearch,27,(),10,pp.-

内容摘要

研究方法:

名运动员参与了本次研究,他们进行了为期18周的训练,以备战年的一场马拉松赛。对他们所做的调查分为四个阶段:训练计划执行前,训练6周后,训练12周后,训练18周后。

训练前调查运动员所采用的训练以及心理干预手段;训练6周以及12周后调查他们此时的伤病情况;训练18周后则调查他们的伤病情况以及马拉松比赛成绩。

研究结果:

1、准备期进行无氧阈(乳酸阈)跑与训练6周后的损伤概率存在显著相关性。这表明:运动强度与损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由于该研究只发现无氧阈训练与6周后的损伤有关联,未发现与12周以及18周后的损伤存在关联。说明这种相关性可能只是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但二者未必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

2、那些在准备期经常进行无氧阈训练以及间歇训练的跑者,以及周跑量、频率更高的跑者,他们的专项成绩更好,且差异具有显著性。一般来讲,无氧阈训练以及间歇训练的强度比起传统的LSD(长距离慢速持续跑)训练相对更高。该结论表明:马拉松项目除了需要进行LSD训练以外,无氧阈训练以及间歇训练对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并且由于这种训练方式的跑量相较于LSD要小,或许有助于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心理干预手段对运动损伤或马拉松专项成绩没有影响。或许很多人觉得,心理因素是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心理干预对于运动成绩应该也会产生影响。但本研究的结果很有意思,未发现心理干预能够帮助获得运动成绩的改善,并且心理干预对于降低运动损伤概率也没有帮助。这可能与马拉松项目相较于其他运动存在着明显不同有关。马拉松的成绩受多因素影响,相比之下,心理干预对于马拉松成绩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当然这也可能与受试者状态有关。或许对于一些在马拉松项目上存在一定心理障碍的跑者,对他们采用心理干预或许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

注:无氧阈跑:无氧阈是一个强度概念,表示有氧跑速和无氧跑速的临界点。以无氧阈跑速进行的训练即为无氧阈跑,也可称为乳酸阈跑。

结论:

要想预防运动损伤,同时提高马拉松专项成绩,教练员应打好训练基础,逐步提高训练量,进而合理地将各种不同强度以及量的训练有机组合。

黄佳敏

赞赏

长按







































白癜风那里能治好
白癜风那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cyun.com/xgcs/590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