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过对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大范围的综合调查,比较客观地掌握了学困学习差的背景和原因。学困生的形成很少出于遗传方面的原因,较多的是来自外部原因。在不同校风的学校里,学困生的人数就不一样;在不同班风的班级,学困生的人数不一样;在同一班风的班级里,由于任课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水平和师生情感关系差别,因而学科间的学困生人数和困难程度也不一样。此外,家庭的文化层次、教养方式和对子女和期望值、家庭的氛围等等对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水平也有较深刻影响。学困生就是长期在这些客观消极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渐渐形成了。
1、教师的影响
应当承认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和认真工作态度,但也有部分教师恨铁不成钢,有时动机虽好,方法欠妥;也有教师歧视学困生,简单粗暴;也有教师在教学中言行和方法失当,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灵上挫伤,影响学生的学业,笔者从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分析:(1)教师错误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是对学生本质特征和培养方向所持的根本观点,它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决定他相应的行为方式,从而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关系。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标准的“分数至上”的错误学生观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导致师生关系潜在的种种危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教师对成绩优秀,竞赛成果突出的学生为之叫好、宠爱有加,欣喜之情难以自抑。学困生成绩较差,成了班级合格率、升学率的沉重分母,教师视他们为包袱。这样疏离、厌恶、歧视之情油然而生,师生关系畸形发展。分数成了融洽师生关系的一道封锁线。还有的教师民主意识较差,具有比较严重的“驯服工具”观,决不容忍学生不听话,冒犯教师的绝对权威。而多数学困生个性特点中有明显的被扭曲的反抗性,不服教师管教,违背教师意志,不吃这一套钢性教育方法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或取公开、或用隐蔽的方式与教师对抗,师生间冲突必然激烈,对该教师所教学科也会心存明显的抵触情绪。
(2)教师的教学。
教师的教学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大部分教师都认为知识中的缺陷是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这通常与思维活动(智力因素)的低质量或动机领域(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充分有关。对教师进行的调查,并未能查明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事实上往往正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失误和缺点,成为学生学习落后的其他原因的根源。”这一结论提示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业之密切关系。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但教得好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把厚的书教薄”,使学生对知识能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真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愉悦;而有的教师却“把薄的书教厚,”把学生当做录音机、录像机。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误导,即使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仍然很容易在各种学校看到:单项注入式教学仍占较大比重,学生仍多处于被灌输的被动状态,教师让学生在做大量的甚至是重复的习题来巩固他的课堂教学,学习乏味、枯燥、被动的学习状态就此产生了,在这种前苏联教育家称之为“看不见儿童的教育”下,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潜力得不到开发,创造能力遭到扼杀。其后果不仅是教学效率的低下,更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做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语言和行为失当,对学生施加了过重的压力,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罚做过多作业、回家拿作业和学习用品、回去叫家长来校、罚停课等等。学生被当场逐出教室,会极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少上了课,必然会影响学习;学生在从学校到家庭往返途中,形成管真空,且学生又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极易发生意外事故。随意叫学生站在办公室或教室门外,事后又不做任何教育或疏导,这些做法既影响学生的学业,又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严重创伤。此外,课时的安排密度过紧,考试频率太高,也会使学生喘不过气、神经紧张,由此产生厌学、恐学等情绪。
(3)情感障碍。
师生关系以及彼此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总是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人的态度结构中最容易发生,也最容易泛化的因素。情感一经产生,肯定的积极情感能促进并巩固同这种情感相联系的认知,而否定的消极情感则成为妨碍与此相联系的认知。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同年进校,教同一学科的两名青年教师,经过一年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学习效率高的班能有95%以上的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并喜欢此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学习效率差的班级却有85%左右的学生对该教师存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可见,师生感情融洽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由于心理定势以及已形成的态度作用的缘故,同样的错误发生在优生身上,教师感情上取原谅态度,能够心平气和地与之交谈,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期待。若是发生在学困生身上,教师则缺少热情,易于动怒,一些刺伤感情的话脱口而出。教师此类不公正的做法,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情绪对立。有些教师常常抓住学生的一些学业差的问题,在公开场合“示众”,讽刺挖苦,还自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殊不知,当众出丑的做法,会极大地刺伤学生的自尊心,结果往住使这个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索性“破罐子破摔”,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些日积月累的“内伤”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对教师情感淡漠,或唯唯诺诺,或阳奉阴违,“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肯见”,发展到产生消极逆反心理以至厌学出走或故意对抗甚至伤害教师的亦不乏不乏其人。
2、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除了学校之外,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数家庭了,这也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强烈最持久的情感联系。家庭活动氛围,父母的知识结构、自身形象、爱好及个性特点等都会对孩子思想品德、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学业水平产生很大影响,家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质量。笔者对有关“学困生”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家庭经济采源及经济状况、家长管教子女的习惯方式及效果、对孩子学习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