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说现代人的话:人人都有病。一句“我有病,你有药吗?”,可以用在表白男神/女神时,化解遭到拒绝后的尴尬;也可以在郁闷到快要爆炸时,暗搓搓地发在朋友圈,求助之余来一把冷幽默。谁敢说自己是个心灵毫无瑕疵的完美之人呢?“尴尬癌”、“拖延症”、“社恐症”、“手机成瘾”……总有一款适(tuō)合(lèi)你。
小小的怪癖让人充满魅力,但如果心理问题上升到了“病”的程度,就让人开不起玩笑了。我们可以像《老友记》里的莫妮卡一样热衷秩序感,但如果到了每天擦几百遍桌子、洗几百回手的地步,就要想想是不是患上了强迫症。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介于“癖”与“病”之间,每每出现问题,身边人就会或调侃或认真地说:“你该看看心理医生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是不是该做个心理咨询了?”冷不丁地,这个念头就在某个时刻清晰地形成,并且逐渐提上了日程——“都30了还找不到男朋友,我是不是得看看心理医生?”,“和婆婆的‘世界大战’进入白热化了,到底是我有问题还是她有问题?肯定是她。”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难以自行消化,也不是“冷静冷静”、“看看书”能解决的,我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转向了正规的心理咨询。
《大家都有病》图/朱德庸
在走进心理咨询室之前,我们会花很大功夫做功课——哪个咨询师靠谱?会不会遇上江湖骗子?我会不会被催眠?一次能治好吗……就像旅行前,列出的长长的行李清单,每一项都让人心生焦虑。本着“有问题找知乎”的精神,搜索“心理咨询”,结果让人长吁一口气——“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看网(bìng)友(yǒu)们的热门求助话题:
“心理咨询水很深”这个事实,即使是心理学小白都有所耳闻。但水深究竟深几许、水面之下的生态,作为局外人就很难看清了。知乎、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怎么样治疗白癜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