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一套中国孩子成功法之七心理障碍排

时间:2020/1/12 19:11:21 来源:心理测试_心理测试网站 作者:佚名

之七

——心理障碍排除法(3)

3.

改变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首先需要改变家长的观念。家长应该明白:一个人不懂得成功之外还需要健康,是很愚蠢的;不懂得健康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心理健康,是不具备现代意识的。只关心孩子学习而不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父母。把孩子当作精神寄托,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考虑孩子未来发展前景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如果因为家长不妥当的教育方法,已经对孩子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和结果,要从现在开始逐步调整。调整的时候,家长的决心要下得快,但做法要温和。我们认为,有八种可以在家庭范围内实施的心理障碍排除方法。这些方法经过实践证明,对家长、对孩子都是简单易行又快速见效的。对于轻微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自然康复,省医院、请教专家的时间和精力。第一种方法叫作“倾诉法”。孩子或者父母有某种压抑的情绪、压抑的情结,压抑得多了,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比如经常有孤独感,孤独感压抑着;经常恐惧,恐惧感压抑着;经常有某种担心、不安全感,不安全感压抑着:老有某种欲望,这种欲望不敢说,不敢实现,老压抑着;都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心理上的不健康现象。此外心里有很多苦恼,很多冤屈,不说出来,人也会有疾病。对这一点许多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体验。治疗这种疾病的第一个方法就叫“倾诉法”。你有心理障碍,自己找人倾诉。家人有这种情况,让家人倾诉。孩子有这种倾向,让孩子对你倾诉。你要成为一个耐心听取孩子真心倾诉的好家长。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采用其他方式倾诉,例如,对同学倾诉,写日记倾诉,等等。倾诉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保证手段。有的人就是因为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中大哭一场,过段时间发现自己的疾病好了。为什么?他把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了。所以,“倾诉法”是释放自己压抑的各种情绪、情结的手法之一。第二种方法是倾诉法的扩展,叫作“宣泄法”。压抑的东西能造成心理障碍,倾诉是一种用语言释放的方法,还有其他释放的方法。现代人工作比较紧张,经常在人际关系中造成某些冲突。人在特别愤怒的时候,在和领导、同事发生冲突的时候,常常很压抑。日本有些公司就专门准备了一些沙袋,甚至把沙袋做成总经理的形象。部下生气了,就冲着沙袋暴打一顿。都是为了释放情绪,释放完了人就舒服了。宣泄的方式可能是哭,也可能是其他的表示,要找到各种适当的宣泄方式。第三种方法叫作“脱敏法”。脱敏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你有什么烦恼,或者孩子有某种心理障碍,怕一个人待在屋里,不敢单独睡觉,怕生人,或者老担心有什么不安全因素,这时,你可以让自己或者让孩子把自身所压抑的东西、惧怕的东西,或者某些缺点、缺陷、心理障碍全写在纸上。是你的你自己写,是孩子的让孩子自已写。写完以后,把纸一撕,说,我不要这些缺点了,我从此以后不要它们了。这时你就会发现,你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也许一次不能解决问题,两次不能解决问题,多做几次就能解决问题。这叫“脱敏法”。因为当你撕纸的时候,你的心理上就有了一个要把这些东西否定掉的能量。这一瞬间,自己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心理调整,就等于批判了、否定了、抛弃了自己的这个情结,这个病态的东西。家里没用的东西,生活的垃圾,我们可以用直接抛弃的方法。如果垃圾都不扔掉,家就是个有病的家:脏、乱、差。心理上不健康的东西也要扔掉。但是心理上的不健康你看不见,当你写在纸上时,它就成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当你把纸撕了扔掉的时候,就完成了一种抛弃的心理模拟,这就能起到把缺陷、弱点扔掉的那种心理变化。比如你有某一种缺陷,害怕某一种现象,或者特别害怕站在高处——恐高,或者容易急躁,动不动就着急,这种超出常规的急躁带有心理障碍特征的时候,要把这些缺陷写在纸上,一撕,然后扔掉。你扔的动作特别干脆,撕的动作特别干脆,决心特别大,话说得特别利索,你会发现,自己在心理上发生了变化。所以,在心理上抛弃一个东西,用这种象征的手法,跟扔掉垃圾是一样的。第四个方法叫做“哼哈二将法”。我们说“哼哈二将”,其实就是你的左右手。当你心理上有一些畏惧,疑神疑鬼了,老担心什么了,有不良心理障碍的时候,很简单,站在那里,左手往前一推为“哼”,右手往前一推为“哈”。这样,一哼一哈,一哼一哈,左右手交替向前推,同时大声喊哼哈,哼哈,哼哈,哼哈。声音越大越好,气壮山河。哼哈二将法调动了你心理的能量,能战胜很多不良心理。无论是疑神疑鬼、不良信息、胆小,还是迷信的想法,一哼一哈全部去除。人不仅有口头语言,还有动作语言。手是一个特别明显的动作语言的表示。鼓掌表示欢迎。握手表示友好。拳头表示愤怒,表示有力。伸手,掌心向上表示接受。掌心朝前推,表现排斥和拒绝。所以,对不良信息、不良心理因素干扰,用哼哈表示排斥、拒绝,不要你们!这个方法家长可以用,孩子也可以用。有的时候孩子特别胆小,老觉得床底下有什么东西,老是在晚上不敢出门,怕遇到危险,有的孩子一听外面刮大风就害怕。你教他玩一会儿“哼哈二将法”就好了。第五个方法叫做“心理分析法”。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是有原因的,父母和孩子要在平等对话中慢慢分析出原因来。有的孩子上高中了,还不敢一个人在家睡觉,老要父母陪着。其实这是个心理障碍,而家长却不知道为什么。分析一下オ发现,从小母亲经常出差,父亲也很忙,孩子特别怕失去母爱,也怕失去父爱。因为怕父母不在身边,就产生了只要父母不在身边就不敢睡觉的心理现象。而自从他有了这种心理现象以后,父母就总要有一个人陪在家里。他不敢一个人睡觉把父母留在身边。一个中学生从小怕黑,上高中了还不敢关灯睡觉。经过细致的分析发现,孩子上幼儿园时,曾经被老师关过几次小黑屋。很多心理障碍就是这样形成的,非常微妙,要分析。原因分析清楚以后,怕黑的症状彻底消除。第六个方法叫作“减轻压力放松法”。很多心理障碍是由于生活学习压力过大所致。如果不能够适当地减轻压力,压力持续地压在身上,任何人都可能承受不了,产生心理障碍。现在很多种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身体疾病。很多肠胃疾病、心脏疾病、高血压,等等,其实是神经官能性疾病,要用减轻压力放松法来进行调整。第七个方法是“暗示鼓励法”。孩子虽然有这样的缺点,有那样的障碍,可是你暗示他:你慢慢就好了,你慢慢就胆大了,你慢慢就不怕了。这是暗示鼓励法。第八个方法叫作“听之任之法”。人有了这种心理障碍或那种心理障碍,在进行调节的时候,要有个过程,不是说好就好了。有了心理障碍和不正常现象,不要太当回事。太当回事就会更成一回事。此时坚持一个原则特别重要,由这个原则引申出的方法叫作“听之任之法”。一位大学生对我说,他老爱脸红,只要一张嘴说话脸就涨得通红。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障碍。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有一点对你很重要,就是不要太在意。有的时候你的脸并不是太红,你太在意了,老觉得别人在注意你的脸红,就愈发脸红。所以听之任之并且不太在意的态度,有的时候也是处理心理障碍的一个方法。

喜欢的的朋友们请明天继续欣赏

作者简介

柯云路,当代著名作家。著有《新星》《夜与昼》《衰与荣》《美蓉国》《蒙昧》《东方的故事》《曹操与献帝》等二十余部长篇小说。

作者广泛涉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著有文化人类学专著《人类时间》,人生哲学著作《童话人格》《工作禅二十四式》,心理学著作《走出心灵的地狱》《破译疾病密码》《焦

虑症患者》,婚恋研究著作《婚姻真相》《婚恋潜规则》等。

作者长期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武汉白癜风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cyun.com/qwcs/658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