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和烦恼的根本与对治法耕云导师开

时间:2019/12/3 3:54:26 来源:心理测试_心理测试网站 作者:佚名

问: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常为别人一句话而自生烦恼,好恶心很重,自己也知道不好,但是不易控制自己的心,请问老师,究竟要怎样做才能克制?   答:怎样克制?只有安祥。你没有安祥,所以太着相,做事情着相,对人也着相。你如果有了安祥,就有金刚心。金刚心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只活在责任义务里求心安就够了。你要努力提高安祥度,安祥度加深了,自然就契入离执禅定。离执禅定是修禅的起点,也是“身去身来本三昧”,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个是什么?就是安祥。能够不离安祥,就不会执著,不起分别心,一切就淡化了,要学“用心如镜,过化存神”——用心像一面镜子,男的来了是男的,女的来了是女的,脸上长了雀斑都清清楚楚,但是过去了就没有了,不感光、不留影为念,这样活才省心省力,切莫对什么都执著它。像你这样,多唱《自性歌》、《安祥歌》就可以了,每天有兴趣就唱。修行好的人,唱《杜漏歌》,一切漏洞都没有了,就是真无漏。真无漏即是无执禅定,那就到家了。

耕云导师开示如何对治生活、社交中的心理障碍(耕云恩师开示)   有些人,常会感到自己在工作、学问和社交的周旋应对中,总是有一种无形的束缚,莫名的压力,使得自己的言谈举止,显得那么别扭、狼狈,予人以不自然、不开朗,甚至冷漠、猥琐的印象。这些显示出,问题并非只是自我意识过强而已,它已延伸到以往“负值”行为累积所亏欠之业债的补偿问题。

  人们由错误或罪恶心念和行为所累积的“业绩”,正像个人的债务。在没有破产前,因必须付出利息,致形成恶性循环,使人不胜负荷,而失去从容镇定的常态,这很像所谓“业障”;一旦信用全失,裁定破产,又近似恶贯满盈时的“业报”。负“金钱债”太多,固然会周转失灵,捉襟见肘,“良心债”欠得太多了,照样会在潜意识中发酵,产生出对身心的干扰作用。到了严重的程度时,会耗尽心灵的源头活水,使生命的光彩完全褪失,而陷生活于苦涩黯淡之境。这种情状,就是古人所谓的“天夺其魄”。让他灵明闭塞,颠三倒四,动辄得咎,路路不通,至于“自毙”而后已,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业障和业报。

  业,是行为“价值”的累积,付出报偿的根据,有净与染之分,善与恶之别。这里只谈恶业,余可“举一反三”。

  障,有遮蔽、阻碍、干扰、迷惑等含义。任何人,如果未造恶业,便不会遭遇蒙蔽灵性,束缚心神的障碍,便自然会心胸开朗、神智清明、热情纯洁、举止大方。如果累积了很多善业,纵使是目前生活清苦,他也会时时从内心涌出一股轻安、喜悦的感受。

  业障对于生命压抑、腐蚀和束缚的作用,诚然可怕,但这只不过是有如负债者在付出利息,一旦业报现前,有如裁定“破产”,那才是毁灭性的打击。尚喜在业报尚未现前以前,犹存挽回之机,只要倍加惕励奋勉,力行众善,以求缓冲,正信三宝,精勤净业,积净功德,回向法界,普及怨亲,则结可解,罪可销,重报可以轻受,业障岂只不存而已,犹喜那浮云散去后,明月正当头!

  至祈仔细,慎毋种因。

烦恼的根是什么(耕云导师开示)

如果一个人莫名其妙地起了烦恼,那一定有原因,一定有错误,别听旁人说那是情绪周期的现象,因为错误永远是烦恼的起因。如果自己没有想错、看错、说错、做错,那是不会有烦恼的。所以当你烦恼生起的时候,就要反省“是说错了?做错了?抑或想错了?”找出错误之根,马上改正过来,这是对治烦恼最有效的办法。

做人如果想改变外在的一切,向外要求,你会越来越烦恼,它会恶性循环。只有从自己内在去找烦恼的根源,下最踏实的工夫去反省,用因果律来衡量自己、了解自己、要求自己,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也才有可能活得免于烦恼。

图片来源|安祥禅网

安祥

安祥禅丛书由浙江奉化佛教协会免费提供:

-(周六日无人值班)

安祥禅网一:







































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cyun.com/qwcs/648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