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好游戏之拍桌子的小幽默

时间:2021/8/1 10:52:42 来源:心理测试_心理测试网站 作者:佚名

今天是我们的第28课,我们第二部分的内容都是讲心理游戏的,前面10篇文章,我们讲了很多不好的心理游戏,现在可能有伙伴会问:那有没有好游戏呢?

当然是有的,只是心理治疗,研究的都是破坏性的心理游戏,同时,好游戏在一般生活中也不太常见。那我们这篇文章,就来讲几个好游戏。

01首先,我们来谈谈由迫害者转换为拯救者的好游戏

这个游戏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游戏。

我们武汉这个城市,除了热干面,还有一种地方美食,叫“菜苔”,这是一种深紫色的蔬菜。这个“菜苔”价格不贵,但只有在冬天才能吃到,特别是下了霜以后,不管是醋溜、酸辣或者直接清炒,味道都特别鲜美。

有一次,刚刚入冬,我的一位朋友贾老师请客,这时饭桌上自然会点一盘菜苔。我们一共也才3个人,一盘菜苔端上桌,没几分钟就吃完了,实在太好吃了。于是我们就撺掇贾老师再点一盘,贾老师听了特别高兴,马上把桌子一拍,大声叫道:“唉!老板娘,这菜苔,怎么回事啊?”

旁边的老板娘马上回过头,吃惊地看我们,看上去被吓了一跳,估计是,她以为有顾客要投诉呢。

贾老师接着说:“太好吃了,再来一盘。”

老板娘马上放松下来,连声笑着回答:“好的,好的。”

我们在旁边也和贾老师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这就是一个从迫害者到拯救者的小游戏。

当贾老师把桌子一拍,大声叫道:“这菜苔,怎么回事啊?”的时候,他仿佛在扮演一个要投诉的顾客,这时候,对老板娘来说,贾老师就像是迫害者。

贾老师表面上好像是父母状态,对老板娘的儿童状态提出批评。

但贾老师马上转换为拯救者,夸奖了老板娘,说这盘菜“太好吃了”。然后又点了一盘,让她多赚了一盘菜的钱。结局出乎意料,这就是心理游戏了。

所以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当贾老师对着老板娘大声吼叫时,其实是他的儿童状态在开玩笑,故意把她吓一跳。

表面上是父母状态对儿童状态的沟通,实际上是一个儿童状态对另一个儿童状态的沟通。

像这样的小游戏,有幽默气质的人,常常会玩,这是一度等级的好游戏。

02

同时,迫害者转换为拯救者的游戏,也可以变成二度游戏或三度游戏。

我们在一些军事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节:新兵接受训练,遇到一位非常严格的教官。

这位教官是个老兵,在训练他们之前,已经经历了好几次战役,还负过重伤。

他对新兵的训练可以用“严苛”来形容。日常训练中大吼大叫,那是家常便饭。士兵们稍稍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他就会破口大骂。还常常对士兵进行体罚,有时甚至拳脚相加。

每一个在他手底下受训的士兵都叫苦不迭dié,感觉这个教官其实就是在虐待我们。有的到上级那里投诉教官,有的甚至想在打靶训练时把他给崩了。

这时候,教官一直在扮演迫害者的角色。

等到上战场时,这位教官又成为了他们的排长。士兵们想,这下完蛋了,他一定把我们当炮灰。

没想到上了前线之后,这位教官非常保护手下的士兵,每次都是身先士卒。还有几次,为了救手下的士兵,差点死于敌人的枪下。原来的魔鬼教官竟然变成了拯救天使!

对于教官的转变,士兵们一开始都觉得非常惊奇。

经历了几次残酷的战役,亲眼目睹了战友们被敌人残杀之后,存活下来的士兵终于明白,教官为什么那么严格的训练他们了。

因为战场不是儿戏,上了战场,就是生与死的考验。如果没有平时近乎地狱般的训练,在战场上,在真实的人间地狱,就不可能存活下来。

在这个游戏里,教官在训练时,好像是非常严厉的父母状态,严格地训练士兵,士兵们表现的是儿童状态。

但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位教官经历过残酷的战斗,他知道如果训练时不严格,上了战场就更容易受伤甚至牺牲。所以教官在训练时,其实是成人状态。在表面的父母状态对儿童状态的严格要求下,隐藏着成人状态对儿童状态的训练

一开始训练时,教官好像是迫害者,而到了战场上,教官立刻转变为拯救者,甚至可能为了战士牺牲自己,这又是一个迫害者转换为拯救者的三度好游戏。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老师对学生严格的教育,教练对运动员严格的训练,等等,都有可能以二度的好游戏来呈现。

03

现在,我们已经讲了两个好游戏了,都是迫害者转换为拯救者的游戏,那还有其他的好游戏吗?

既然是心理游戏,其中一定会有转换,在前面提到的分析游戏的戏剧三角形里,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三个角色当中,似乎只有拯救者,有比较积极的意义。那既然是好游戏,结局就应该是拯救者罗。

刚刚我们谈到迫害者转换为拯救者的好游戏,那有没有从受害者转换为拯救者的游戏呢?

当然是有的,我把这种游戏称为“圣人的游戏”,因为这样的游戏的最高级别表现,就是像耶稣基督、或者佛陀一样伟大的拯救者。

下一个好游戏是从受害者转变为拯救者的游戏,敬请期待!

本篇文章中部分游戏案例,引用自徐丽丽老师《沟通赢家》一书,大家有兴趣可以买来看看。

吴庆,霍然沟通分析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个体及团体心理咨询(现场或网络),系中国沟通分析(TA)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沟通分析(TA)协会湖北分会副会长,曾任华中科技大学特邀心理咨询师,武汉动感音乐广播FM特邀心理专家。

详细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cyun.com/qgcs/1043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