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KirstenWeir
编译:知我心理曾子秋
来源: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
截至年7月,美国约有万成年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亦称躁郁症),但实际上,据多位专家表示,这些患者中,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得到了心理工作者的专业治疗。
“我的工作时间通常都被排得很满。而且我发现,没有足够多的心理工作者同样擅长提供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能让我进行转介。”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一位擅长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临床心理学家RussFederman博士说。
大多数医疗专家会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只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但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已经表明,心理社会治疗(psychosocialtherapy)与情绪稳定药物的结合使用,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方法。
“一直以来,双相情感障碍都被视为是一种完全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而人们由此也假设,其治疗也同样应该是生物导向的。”BostonUniversity专门研究情绪障碍治疗的心理学家MichaelOtto博士说,“是时候改写这一历史了。”
心理社会治疗的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是个体在情绪和能量水平上有反复、剧烈的波动,会从非常低落的抑郁期到极度高亢的躁狂发作。在躁狂期中,患者可能会感觉非常“嗨”(兴奋)、精力充沛或活动增加、说话速度很快、情绪易激动、易烦躁发怒、觉得自己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以及做一些有风险的事,比如毫无节制地消费或轻率地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一些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会经历不那么严重(但仍然有潜在问题)的躁狂期,被称为是轻躁狂发作。这些症状通常最早开始出现是在15-19岁之间,但也有更早出现于儿童期的,或更晚一些出现,如40岁或50岁时。
长期以来,例如锂等情绪稳定药物一直被用于治疗和预防双相情感障碍引起的剧烈情绪变化。而这样用药是有充分理由的。“作为治疗的核心要素之一,情绪稳定剂显得非常重要。”Otto说。
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除了服用情绪稳定药物之外,还会服用抗抑郁药,尽管两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抗抑郁药物可能不能有效治疗双相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