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于儿童来说,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帮助增高。可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不同的运动,却是没几个家长了解的。
运动的好处不胜枚举,但是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反而影响孩子长高,因此家长为孩子选择的运动方式要符合儿童年龄,运动的强度及持续时间等要经专业人士指导。1~2岁
此期间要选择能够帮助提高孩子运动协调能力的活动,而且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坚持运动锻炼,要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行,同时要注意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可让他们进行走、跑、跳跃、上下台阶、扔球和投沙袋等运动,玩一玩捡树叶、蹲着玩沙、踢球、拉着小狗走等游戏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3~5岁
此阶段的孩子更适宜进行室外活动,接受日光浴、空气浴,需要通过语言引导以及示范进行教学,应选择跑、跳(非连续)、投掷、翻滚等运动形式的练习。
6~9岁
此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幼儿时期人体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之后的阶段,各种形态的生长和机能的发育都相对缓慢,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还要迟缓。
因此,此阶段不论男女,均不能承受经常性的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运动项目可选择球类、跑、跳跃等运动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考虑游泳、滑冰等项目。
10~12岁
此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体成长速度过快的时期,骨骼还相对脆弱,当受到强烈的运动力冲击时,难免会影响到体内的骨骼,最终可能就会影响到孩子长个子。
★由于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阶段应该定向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尽量避免参加有对抗性的项目,毕竟孩子处于成长阶段,避免受伤影响正常的生理发育。可以以(乒、羽、足)这三项为主,其次为体育舞蹈,尽量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
13岁以上
适宜选择以弹跳为主的运动,特别是摸高、跳绳和引体向上等纵向运动对身高的增长都利,同时游泳、健身操、球类运动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
来源:生长发育网
(注:若以上文章不得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林玉梅
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现任莆田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福建优生优育协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福建省围产医学会分会委员。先医院医院,从事儿科专业2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儿科的多发病和儿童保健科的儿童生长发育(尤其是矮小症和性早熟)、儿童身高促进与骨龄评价、儿童营养等方面的疾病。
儿科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门诊二楼,需提前预约)
儿童保健科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周六上午(门诊5楼)
韩俊林
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现任莆田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曾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儿童心理专业、医院进修小儿神经心理康复科、北京参加全国儿童身高促进与骨龄评价,常年多次参加国家级儿童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继续教育,及时接受国内外新知识的熏陶。擅长于儿童矮小症、性早熟、儿童身高促进与骨龄评价、儿童营养性疾病、小儿多动症、小儿抽动症的诊治;擅长对小儿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智能低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指导治疗;熟悉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门诊5楼,儿童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