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我们很多人都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想法,我们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合适的地方。这个过程要求我们保持高度自律,对其他的选项说不。心理学家曾通过一个“推迟吃棉花糖”的实验测试了4岁孩子的自律能力,发现2/3的孩子都无法做到自律,抵抗眼前的诱惑。问题来了,该如何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自律就是自由。
对许多人来说,自律是一个有些讨厌的词,因为它意味着没有自由。实际上,不自律的人就是情绪、欲望和感情的奴隶。之所以说自律是自由,是从长远来讲,不自律的人是缺乏自由的,也无法得到随之而来的独特技能和能力,比如演奏乐器的技能或者说一门外语的能力。自律让我们的想法决定我们的行为,而非我们的情绪。因此,是自律驱使我们做到:在最初的热情褪去后,仍继续完成一个想法或项目,即使非常想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也还是要早起去学习,面对诱惑时说“不”只在每天的特定时候有限次的查看朋友圈。
如果你正在与自律做着斗争
下面的一些方法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1
认识自己(自律的前提)
认识自己是自律的前提。自律意味着我们要去做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情,不管心里是否情愿,因此自律需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了解。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什么行为更好地反映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这个过程需要自省和自我分析。我们可以花些时间来写下自己的目标、梦想和抱负,如果能写自己具体的任务条款,效果会更好哦。
2
自觉意识(分辨不自律行为)
自律建立在清醒认知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每天浑浑噩噩,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如何能够让自己自律呢?当你开始自律的时候,你可能会捕捉到一些不自律的行为,比如咬手指、不想去健身房或者经常查看你的朋友圈。自律的关键是要意识到自己不自律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使你在做不自律的事情之前就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
3
承诺自律(让日常行为可测量)
只是写出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它们做出一个发自内心的承诺。否则,当闹钟在早上五点响起的时候,你会毫无愧疚的按下闹钟,喃喃道“再睡5分钟……”;当最初的热情慢慢褪去的时候,你会跟自己斗争是否要完成它。如果你要与承诺斗争,就要对即将要做的事情做出一个有意识的疑问——什么时候你说你要做这件事?你当时是怎样说的?有了承诺就有了可测量的依据,俗话说,“可测量者可改进”。
4
落实到具体行动(达成自律的关键)
想出一个系统的办法来实践你的承诺,自律经常是极端困难的。情绪、欲望会强有力地阻止你前进。因此,自律是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的。随着你不断地积攒小的自我胜利,你将会更加自信,并且支撑你自律的自信将会变得更加自然。
5
内心的训练(给自己一些暗示)
自己和自己说话如果能控制得好,可以变得极为有用。当发现自律受到挑战的时候,给自己一些暗示,鼓励自己并让自己放心。毕竟,自律的代价总是要比后悔的代价低的。每当不想自律的时候提醒自己能行。这,将改变你的生活。
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向未知的更为辽阔的天地,遇见别样的风景!
——本期编辑:肖鑫瑞——
——文案整理:屈雨荷——
——责任编辑:孙瑞飞徐辉煌——
——总编辑:徐捧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