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目的是一个能预示人的积极发展的高层级心理结构。大量研究表明,它与许多积极发展指标密切相关。例如,人生目的能带来更好的身体健康状态、更长的寿命、更高的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更高的社会繁殖感、更少地参与危险行为、更好的认知功能,以及对压力和身体疼痛的更健康的反应。总之,人们可以从人生目的中获益,并且越早拥有人生目的,获益就越多。在早年就投入到人生目的中,有助于青少年创造和保持最佳的发展状态,更充分地融入社会。因此,青少年积极发展领域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生目的是青少年“蓬勃发展”的核心。教育实践者也越来越重视人生目的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然而,人生目的的益处和吸引力越大,我们在进行研究和作出推论时就应越谨慎,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对人生目的测量的科学性,确保其能够揭示人生目的,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更准确、更有信心地评价相关研究结果及推论。然而,由于人生目的结构复杂,至今仍没有较好的测量方法。本文将分析和总结目前人生目的测量遇到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尝试找到测量人生目的更好的方式和方法。
早期对人生目的的测量,一般测的都是人生目的感。比如最早的人生目的测验(PurposeinLifetest)、里夫(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中的人生目的分量表(PurposeinLifeSubscale)和斯坦福大学青少年人生目的调查的COA分问卷(COAofRevisedYouthPurposeSurvey)等,都是让被试通过自我评价来判断自己拥有人生目的的程度,并不涉及人生目的的具体内容。如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