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8月底,教育部正式回应,发布了关于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实行纸质的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举行期末考试,初中年级可根据不同科目的实际情况安排期中考试。小学1,2年级迎来“新政策”,或将取消纸笔考试,家长却难以接受通知明确指出,低年级的学生不再实行纸笔类考试,为了控制考试的题目,也禁止出太过难的题目,应从整体上处理考试、作业、日常评价和质量监控之间的关系,要对学生日常的综合来进行评估。这个政策已公布,在网上也得到了许多人热议,北京市某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入东城区内的“邮票博物馆”参加“乐考”活动。许多网民为新政减轻负担,这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有许多网民提出这样的问题:“不参加考试,你怎么知道学得咋样”,“不参加考试,怎么暴露孩子的学习问题”。太多的书面作业,太严格的纸笔测试,不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甚至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抵抗学习。与其逼迫孩子多做作业,还不如找到正确教育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培养自己的独立性还有对学习的自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早早戴上小眼镜,虽然随着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都是与“熬夜”和“刷题”有关。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教育部也出了相关学生作业的通知,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如今,低年级的学生考试将进行重大改革,今天,毫无疑问,这是根据儿童成长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布置的。这两项措施相互关联,意味着教育负担的减轻正在逐步实施,有些家长不必担心。没有笔试,并不意味着没有考试,也不意味着没有教学,而是促进更轻松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压力上面大大地减轻压力。其实,在15年的时候,北京低年级的学生已经拒绝了纸笔的考试,用《乐考》来对学生进行评估,所谓的“快乐测验”,就是设计一些非笔试题目,引导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反应。例如,当小先生解决一次问题,然后高兴地跳回绳子上,就算是考了;他表演了一个小游戏,通过一张图片说话,或者甚至通过字典搜索和口语交流的比赛,在语言和英语测试中......不仅让孩子们测试高兴,也可以激发出孩子内心身处对学习的兴趣爱好。实践证明,孩子们不用笔试就能学到知识并取得好成绩。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地正在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国家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意见。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各学校能否真正取消一、二年级纸笔考试,是对“双减政策”实施情况的考验。小学生能否真正“享受考试”,家长能否真正克服不给孩子增加课后负担的焦虑,取消纸笔考试后是否会有伪装的考试,日常的学业压力是否真的减轻了,都是考试的一部分。不再以笔试为目标,通过“乐考”来实现“乐学”,减轻繁重的作业负担,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减负的根本目标。为了减轻负担打击,父母在抚养孩子时不妨这样做:1、学会接受孩子,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弱点。当孩子表现出学习上的弱点时,家长需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缺点。不要给他或她贴上“慢”或“笨”的标签,不断地鼓励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2、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培养他的长处我们常说一个人最大的长处在于他的技能。为此,父母需要发现和培养他们孩子的兴趣,找出是什么让他或她变得更好,随着你的成长,你会变得更加自信。3、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孩子,就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童管教员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参考标准,所以我们不是在和别人竞争,而是在和自己竞争。通过强化自己的养育方式,为孩子树立榜样,成为一个好的家长,你的孩子自然会在自律方面出类拔萃。总结:关于这个新政策,你们有什么看法,可以下方一起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