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游戏丨我是谁
一起玩个心理小游戏?关于“我是谁”。这是个关乎自我认同的小练习。
我是谁?请将答案写到八个纸片上:我是成娟,我是个安静活着的女人,我是个妈妈,我是个女儿,我是个妻子……
然后按照从不重要到重要的顺序排列这些角色,逐一冥想。
我选的最不重要的角色是,我是一个想要很多钱的女人。然后我闭上眼睛,开始冥想。我是一个想要很多钱的女人当我闭上眼睛,我脑海里冒出的一句话是,如果我有很多钱,我要怎样花?这个问题竟然难倒了我。我喜欢喝茶,看书,写作,去郊外。然而这些事竟然都不那么费钱,那我要钱干吗?那我需要很多钱的想法从何而来?是我的父母吧,他们一辈子为赚钱吃了很多苦头,我从小就想我要赚好多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早就已经过上好日子了。在这个年代,好日子不是顿顿吃肉,也不是穿上貂皮,而是天天的开心和自在。我觉得他们过的很不错。我自己也过的很不错,孩子已经长大,有车开有房住有保险,我没有什么经济压力了。那么,为什么我还是想赚钱?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种生命的惯性,父母从小在我心里种下的种子。其实这种子早已经不是我生命的主要课题了,然而我还是牢记着这个信念。且由此衍生出许多不必要的焦虑。想到这里,我不再是一个想很多钱的人了。我把写着这个角色的纸片翻了过去。我是个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排第二不重要的角色。我开始对着这个角色冥想。作为职业,我最享受的部分是写作、带团体和做督导。其次是个案,再次是讲课。讲课排在最后让我有些意外,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真的是觉得讲课这事越来越无趣,台上台下,浅浅擦肩,并没有太多机会可以更深的了解彼此。十年前我是个全国飞来飞去的讲师,很享受高高的讲台和热烈的掌声,还有仰视和羡慕,现在的我更享受的是关系里的聆听和懂得,更享受安静的时光。我喜欢写作。今天一个朋友到访,说娟老师你的文章有很多可以发表赚稿费,我想了想,我说这个对我不吸引,我更享受的写的过程。我觉得文字是一个人和自己的对话,当然如果一群人一起使用文字对话就会是更深刻的体验。我的心灵写作团体60天线上课程正在持续不断的进行着。就这样每天每天的写,一季一季的陪着心意相通的人写下去。
这两个冥想让我对自己做了一个梳理,我意识到我的生命被很多并不重要但是我以为很重好的信念占据了。
我开始重新排序,把我的角色从重要到不重要排序,第一重要的角色是:我是个安静的活着的女人。
我是个安静的活着的女人
当打出这行字,我神清气爽。此刻,坐在窗边,紫红的翠绿的小雏菊绽放在花瓶里,外面有鸟儿的轻啼,屋子里飘满茶香,此刻的静谧多美好啊,我一边写作,一边喝茶。
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活法,先生每天乐颠颠的为人民服务着,父母健康乐观着。我一个中年女子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按照自己喜欢的活法活着。
这就是生命最好的时刻了吧。
点“在看”给我小黄花的都是美丽的人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