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残疾人社会工作:
指社会工作者秉承利他主义的宗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残疾人进行能力建设并克服自身缺陷的局限性,构建社会性支持系统并克服各种环境障碍,使得残疾人能够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并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活动。
2.社会系统理论:
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
简答题简述儿童群体的基本特征.(答题要点)
答:(1)生理上的快速发育期。生理上的快速发育是儿童最为明显的特征,生理的发育过程既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飞跃。应该说,生理的急剧发育是儿童不同于其他人生阶段或其他人群的最重要的特征。
(2)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脆弱性。
①儿童有较强的心理依赖,对社会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过程中。
②儿童的年龄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春期的过波,正处于一种心理上的“断乳期”。在此过渡期内,儿童的独立性日趋增长,欲从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但面对陌生的社会,他们的内心充满着迷惘和矛盾,极不稳定,同时又对社会信号有着超强的敏感性,这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容易产生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缺乏社会支持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进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
(3)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他们的社会参与机会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低,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这就意味着儿童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摆脱自身的困撞,解决自己的问题。
来源:社工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