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心疗愈
意识疗法
成为自己疗愈师
《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的简介原生家庭形成限制性信念,会导致两种心理障碍,学会觉知自我疗愈!潜意识当中的限制性信念往往形成于原生家庭阶段,是在成长过程当中形成形成好的对的,以及正确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依照这些标准去生活,当我们自己或者别人违背了这些标准,我们就会感到不适。当我们与内在的标准产生冲突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导致神经症或者抑郁症等等心情障碍。
如果用这些标准去规范别人的时候,就会升起评判心,在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人格障碍,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够建立人际互动,缺乏同理心。这些体现出来的都是情绪,所以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才能逐本索源,找到真正问题的源头。孩子一旦得知了原生家庭这么一个概念,他就会把自己生活中遭受的所有不顺挫折沮丧或者自己心境障碍的成因一股脑推给原生家庭:你看!都是你们害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典型的抑郁症状态下的受害者思维模式,他们需要寻找加害者为整个事情负起责任。(《意识疗法:成为自己的心理疗愈师》第10章)而实际上在心理疗愈当中提到原生家庭并不是找一个加害者,找一个负责任的对象,找一个积怨发泄的对象。这样做不仅会伤己还会伤人,心理学是通过原生家庭来发现你潜意识层面的曾经遭受的事件如何以情绪的形式,未曾满足的欲望的形式在你的内心慢慢演化为你的限制信念,你的思维模式,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最后影响到你的整个生命进程!(《意识疗法:成为自己的心理疗愈师》第10章)在原生家庭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你形成了限制性信念:老实人是可靠的,老实人是安全的,老实人是值得托付的。那么你就会遵循这种限制性信念这个内在的标准去选择你的配偶,你会忽略和放弃他的其他品质,让你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这是一种冒险。最后发现对方是一个嗜赌如命的老实人,那么婚姻是不幸的。限制性信念最大的影响在于让人的视距变得非常的短浅,让人们只会相信自己头脑选择相信的东西!(《意识疗法:成为自己的心理疗愈师》第10章)我们愤怒,我们发脾气往往不是对别人发脾气,而是对内在的自己发脾气。上面的这位女性对他父母发脾气,实际上是对自己当初的决定而愤怒,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对自己生命的怨恨。问题只有被看到才有可能被解决。这也是弗洛伊德为什么提倡精神分析的原因所在。其实大部分的问题都潜藏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我们也可以自己藉由情绪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前提是要觉知。(《意识疗法:成为自己的心理疗愈师》第10章)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情绪觉知情绪下潜意识层面所掩盖的思维模式,限制性信念,以及释放各种各样被压制的负向情绪。意识疗法是自我心理疗愈的体系,而本文只分享其中某一个观点。所以建议联系上下文的意境来理解,才不至于断章取义。才能够真正帮助我们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变。才能够做到不困于情,不惑于心,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出离头脑,活在当下,达到活出自我成为自己跟家人的心理疗愈师的目的!▼更多心理自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