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i育儿观我带疯狂刷题的大多去看

时间:2021/8/27 11:26:37 来源:心理测试_心理测试网站 作者:佚名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法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前阵子在微博上提了一嘴大多去看心理咨询师的事,这次咨询对我和他都有很多启发和帮助,再加上很多朋友都挺关心大多,也有不少妈妈想了解下细节然后带自己的孩子去。所以今天码了篇文章把这件事整理一下。

为什么要带大多去看心理咨询师呢?

主要是因为那段时间他非常在意自己的成绩,尤其是英语,刷题刷到在我看来是“偏执”的地步。

数学他一直挺好,语文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也算稳定,基本上在班级里能保持靠前名次。就是英语这门课,一直都不太好。

因为五年级他没有在国内上,蛮多语法点他都没学。所以直接跟着上六年级的课,很多地方他不懂,是靠猜或者蒙,他也没有跟我们说,直到前段时间考试,他的英语从80多分掉到了70多分,我才来跟他聊这个事情,并给他找了英语家教来补习。

但他已经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正好又赶上期末总复习,数学竞赛、语文和英语的测试集中在了一起,压力就更大了。他就自己用零花钱买了好多习题,晚上很晚也不睡觉在那里做题,早晨五六点钟就起来继续。

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小学毕业之前英语上一次90分,我内心觉得好难,毕竟离毕业就一个多月时间了,从70多分上到90分谈何容易。其实公立没有太多升学的压力,反正都有学上。所以我和外婆都会劝他不用这么焦虑。

但大多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劝也劝不住,还很容易进入无意义的争吵,我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引起警惕了。

正好那天有一个妈妈在微博上私信我,说身边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五年级了,好像心理上出了些问题,家长现在很着急,不知道要去哪里找心理机构或者是医生。

我当时其实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被她点了一下我突然想到,原来已经有家长意识到并不是成年人才有压力才需要心理医生的,小孩子也有这个需求。所以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让专业人士去帮大多处理一下情绪上的问题。

刚开始内心还有点纠结,觉得不到万不得已没必要看心理咨询师,其他不懂的人会说“精神病”什么的。后来我查了一下才知道,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不同,比较严重医院找心理医生,他们可以开处方药;而心理咨询师是帮你疏导日常的心理问题的。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家长再开导,毕竟不是专业的,卡不到点子上。再说,跟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起来,别人的眼光都不重要。

本来我第一医院,医院心理科根本挂不到号。然后我就去“健康挂号平台”上,点开心理版块进去看了一圈,发现深圳原来还有几家专门的心理诊所,而且正好有一家就在我们公司隔壁。

看了一下资质,它还是跟央视合作的一个咨询机构,然后那些心理老师还蛮资深的。因为担心没有经验的咨询师会乱扣帽子,我经过再三挑选,最后选了一位从业时间比较长、专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咨询师,就是下面这位戴骏瑜,来自台湾。

约好时间带大多过去。家长和孩子是分开聊的,大多一直在一个休息室里,里面有个小沙盘(沙子是能让孩子放松的一个东西)。大多就自己在里面玩。

负责接待分诊的老师先跟我聊了下,问我觉得孩子最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我说了情况之后,老师说明白了,然后她又进去单独问大多。

接着给大多做问卷评估,我不知道具体评估的是什么样的内容,不过我觉得这样蛮尊重孩子的。

这些记录、问卷都收集好了之后,就是去戴老师的办公室面诊,依然是家长和孩子分开聊。

戴老师先让我讲了一些大多的情况,然后她说,其实没有我想的那么严重,我们双方大部分的焦虑和冲突,源于我们之间的误解。

像大多这样,内心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的孩子,他对很多事情的定义只有好和不好。他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决定要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他愿意付出很多,用最终的结果去证明自己真的拼尽了全力,自己是好的。

但是我们不理解这种行为,会觉得这是强迫是自虐。我和其他家人的劝阻在我们看来是为他好,但“你不要再这样做题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刷,是不是强迫呀”……这样的话,对于大多来说是另外一层压力,他会觉得家里人一直在否定他,反而更想通过“让成绩提高”这件事情去证明自己是好的,是优秀的。

戴老师还说:早起不要紧,关键要早睡。大多其实每天差不多10点前就关灯睡觉了,这样神经衰弱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焦虑的指数也没那么高,毕竟很多都市焦虑人是睡不着的,那这么看,我也不焦虑。

所以我应该做的是鼓励、称赞,给予他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提醒他早点休息,保证他一周三次的球类运动时间……而不是去阻止“刷题”这件本身让他超嗨的事情。

解开了我的心结后,戴老师问我是否还需要她跟大多去聊,她说因为是第一次,就收我们半价的咨询费(戴老师咨询费还蛮贵的,一次,半价是)。

我说既然来了,还是跟孩子聊一下,有可能还有一些情况是初步问诊过程中没有发现的,你跟他聊聊天或许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然后我就出去等,换大多进来。大多其实是很健谈的一个孩子,而且也不怕生,我就一直听到他们两个在里面“哈哈哈”笑、聊得挺嗨的。

出来以后大多整个人也是蛮开心轻松的状态,我能感觉到他来之前是有点紧张的,虽然嘴上没说,但这么敏感的孩子,肯定也会怕被说他有神经病或者其他什么问题。

而现在咨询师首先是肯定他没问题,然后正向鼓励他还是要早点休息保证睡眠,他心里的石头一下子落地了。

这次跟心理咨询师聊过之后,我感悟很多。

有的人看到我发的微博后,觉得是因为我们家长给孩子贴了标签,才弄得孩子压力大,本来没什么大事,过几天就好了。但我不这么认为。

以前,大家都觉得只有牙齿坏掉才需要看牙医,现在慢慢很多人知道,牙齿还需要定期去找牙医做清洁、检查、养护。

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是如此,并不是到了问题非常严重显著、影响了生活的时候才需要去看心理咨询师。

我认为对孩子心理上的关爱应该是无微不至的,他们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有些我们可以帮他们解决,有些却力不从心。当亲子冲突持续了一段时间仍然无法缓解的时候,包括日常的解惑、泄压、咨询,其实都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我宁可花点时间和金钱,让专业人士来告诉我没什么事,也不愿心存侥幸自我安慰,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另外我想说,身为父母,面对这份充满了考验和挑战的职业,需要保持一个谦逊的“空杯”心态。

大多和弟弟是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孩子,跟他们两个沟通的时候,我不仅要讲究不同的方式方法,甚至整个思维方式都要切换。一些话对弟弟说可能他完全不care,但大多听了就会很有压力。

所以我一直的理念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求他们变成我想要的样子,而是我不断地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更多地去配合他们。

以上,就是这次心理咨询的经过和一些感悟。虽然这次没有什么问题,但不代表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我觉得孩子的心理问题是需要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cyun.com/qgcs/1075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