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宜宾精神病患者相处11年,她哭着说了一

时间:2021/8/23 11:24:29 来源:心理测试_心理测试网站 作者:佚名

“在你想象中,精神病患者是什么样子?是一群傻子、疯子?要打人、甚至咬人?

老实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当我第一次走医院李庄院区的时候

我发现他们与我想象中的病人不太一样

而她,更是与精神病患者相处了11年之久......”

一、精神病人的日常在广场抬头望去,灰白色的墙上遍布着窗户,里面的病人扒在窗户上,看着我们医院精神康复一科,有名患者在这里进行康复此刻,心里依旧有些恐惧和不安但当我真正走进去后,一切恐惧在刹那间烟消云散进入到病区,给我第一印象是这里相对来说还算安静,整个氛围也没有任何让人不适的地方因为没到室外活动时间,露天广场上没有患者活动,我们只能去室内看看

眼前这些充满艺术感的作品你能相信是出自精神病患者之手吗?

精神康复一科主要收治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这是患者们日常的手工制作课程

他们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就像一个幼儿园的小孩

除了手工制作,还有基本生活技能训练

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制定每日生活作息时间表

如:晨起排队刷牙、洗脸、集中统一上厕所(主要针对不知道解大小便的)、内务整理、自我管理等

忽然耳边响起一阵悦耳的笛声,护士长告诉我们这是一位恢复状态比较好的病人,他自己没事的时候就学会了吹笛子“他现在在正常状态下和我们没有区别,但就是爱喝酒,只要喝了酒神经就会紊乱,行为完全不受控制了”听到这里瑟瑟发抖,我喝了酒好像行为也不受控制中午到了饭点,患者们聚集在食堂坐在固定的位置上,等待工作人员把饭菜端上来通常情况下男女患者都会分批次到食堂用餐,只有小部分高风险患者不能到食堂,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二、11年护理经历,她只想说1句话李春梅,医院精神康复一科护士长,从事护理职业已有11年如今身为护士长的她,身上比别人更多了一份责任与严谨

因为这里的病人每天都必须按时吃药,所以各种药品的用途用量每天都要严格检查,一点儿纰漏都不能有

每份药盒上面都贴有对应病人的照片和姓名,由此可见护理工作需要极度仔细和认真除了药品把关,她还要随时走到各个康复项目室进行指导,了解患者的实时康复情况

通常情况下,与患者直接沟通更能看出他们的康复进度,同时也能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建设与辅导

(李春梅护士长向我们介绍院区情况)

“这里收治的大多是精神发育迟滞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70多岁;

他们中的大部分属于病情比较稳定的,康复好的患者就会直接回归社会,所以我们这里的康复工作尤为重要”

病人资料更新、录入以及实时监控查看等,都成了她每日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回想起当初刚刚入职的时候,她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也适应过来了

“刚接触这份工作时什么感受?”

“刚进行精神科护理的时候肯定也是心里很害怕的,面对着一群不太正常的人群,多多少少有些难以接受有时经常半夜有病人大喊大叫,睡也睡不好,但相处一段时间下来,我也才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那么让人恐惧,自己慢慢就适应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曾经有一位女性患者,因为老公背叛了她,导致精神出了一些小问题,来到病区后,老公不仅对她不闻不问,甚至直接让她就在这里呆着吧,一辈子都不会来接她出去同时,让她更寒心的是除了老公的冷漠,自己的父母也对她不管不顾,觉得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跟他们没关系记得那时候就只有我一直在听她倾诉,开导她;甚至大年三十的时候,也是我点了外卖,和她一起过的最感动的就是当晚她说:你是我世界上最亲的人”说到这里,护士长眼里泛起了泪光,如果不是切身感受,真的很难体会那种情景“最想对社会大众说点什么”“我们这里的病人能出院的都是经过我们严格测试、全面评估,各项能力已达正常人标准的人群但他们出去后找工作经常受到社会的歧视,很多用人单位都会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我想说的就1句话:希望大家不要对他们有偏见,让他们能在社会上实现自我价值!”三、结尾语

世界上没有"精神病院",只有精神患者康复科

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病人

他们会做手工、会护理花草、甚至会经营小商店;他们也有家人,有朋友,更有社会生存的能力与权力

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后能够得到大家的接受与认可,不要歧视他们

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空加个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cyun.com/qgcs/1070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