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被《黑暗荣耀》刷屏了吗?
这部爆款复仇爽剧,只要是看过的人都说“爽”。
爽在哪里?
因为它掰开揉碎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性:
一个敢于释放阴暗面的人,可以活得比我们想象中坦荡无畏。
01彻底地复仇,在黑暗中夺回荣耀女主文东恩,在高中时被霸凌。
霸凌者对她拳打脚踢,威胁恐吓,这还不够。
甚至用灼热的卷发棒,像烤肉般烫伤她的身体。
一边打,一边还用恶毒的言语,将她贬低为毫无尊严的狗。
而遍体鳞伤的东恩,就连舔舐伤口的机会都被剥夺了。
同学对她的悲惨遭遇冷眼旁观,最好的朋友都逐渐疏远她——
仅仅是因为霸凌五人团的主谋朴妍珍,家庭富庶且有权势。
每个人都害怕沦为下一个“文东恩”。
就连班主任,也站在朴妍珍一边,对文东恩拳打脚踢:
班主任拒绝东恩报警。来源:《黑暗荣耀》截图
更让人窒息的是,东恩的母亲都被霸凌者收买,像扔垃圾般将她抛弃。
来源:《黑暗荣耀》截图
然而,东恩做错了什么?
她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女高中生。
只因为她是“穷人家”的女儿,只因为她没有可以倚仗的权势。
在阶级分明的韩国,穷人的眼泪被视而不见,而富人的恶却可以被原谅。
朴妍珍威胁东恩。来源:《黑暗荣耀》截图
年复一年,东恩全身的伤口愈合又溃烂。
全身难耐的瘙痒提醒着她过去的一切:
明明被伤害的是我,为什么只有我在受折磨?正如她的内心独白:
“我没有尊严可言,已经是破烂不堪的废墟了。”东恩对男主的自白。来源:《黑暗荣耀》截图
只有决绝地报复,将被剥夺的自我重新拼凑,她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复仇之于她,就像饥饿一样,是一种基本渴求。
只有满足了口腹之欲,饥饿感才会消失,
只有满足了复仇的欲望,她才能跨过这道坎。
隐忍潜伏18年后,东恩的复仇开始了。
02直视阴暗面,掌握人生的主动权18年来,她拼命考编,只为成为朴妍珍女儿的班主任——
最大程度地威胁她、震慑她。
东恩的内心独白。来源:《黑暗荣耀》截图
她特意租住在朴妍珍家附近,整个房间除了一张床,满墙都是朴妍珍的照片。
她站在高处睥睨一切,在沉默中步步紧逼。
朴妍珍外表光鲜亮丽,实际罪行不止一个:
她曾将一名霸凌对象尹素禧推下高楼,致其死亡。
东恩利用这个杀人事实,让“全员恶人”的霸凌团自相残杀——
内斗中,朴妍珍又背上了一条人命。
东恩适时放出霸凌视频,给出了致命一击。
最终,朴妍珍沦为阶下囚,经历了东恩曾承受的一切——
丈夫弃她而去,女儿不再相信她,母亲出于自保背弃她。
朴妍珍终于站在了废墟里。
东恩探监朴妍珍。来源:《黑暗荣耀2》截图
东恩终于夺回缺席18年的人生。
她走到尹素禧的墓前,说道:
“祝贺你和我,迎来了19岁。”
看到这里,真的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清爽痛快。
实际上,《黑暗荣耀》最让人爽的地方,不在于复仇的过程。
而在于,文东恩没有“认命”。
为了复仇,她远离了正常有序的生活,甚至忘记了如何笑。
恨意,是她生存的唯一动力。
最终,复仇完成,她也完成了自我救赎。
这也是我感动的点。
来源:unsplash
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不公正的对待。
小到被甩锅。
大到被孤立、被欺负、被剥夺。
可很多人的选择是“认命”。
因为他们缺乏勇气,不敢直视那个站在阴影中的自己。
似乎,一旦释放攻击性,就会成为一个残忍的“坏”人。
哪怕真正残忍的,是对方
于是,我们选择压抑这些幽暗的情感——
恐惧、懦弱、愤怒、仇恨和耻辱。
我们把这部分推入我们的潜意识。
然而,这些被压抑的部分,不会被永远抑制,会偷偷主宰我们的命运。
这就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说的阴影人格。
来源:unsplash
也许有人会问:
以暴制暴,就能平息内心的痛苦吗?
屠龙者,不会终成恶龙吗?
所以,很多复仇故事总会走向这样的结局:
在加害者身上找闪光点,在受害者身上求人性之美。
最终用爱和解,双双得到救赎。
但《黑暗荣耀》撕破了这种假象:
“盲目的善意和伦理原则,只不过是华而不实的荣耀。”强加给受害者的道德光环,是对受害者的道德绑架;
也是为加害者撑起的“保护伞”——
“我知道你不敢乱来,所以我敢乱来。”这是违背人性的。
选择不对加害者残忍,是在对自己残忍。
忽视自己受害的事实,压抑愤怒的本能,是在对自己施暴。
只有正视残忍的阴暗面,才能做到有原则的善良。
就像文东恩,她坦陈道:“我没成为一个光明的人。”
来源:Pexels
然而,即使复仇,即使手段残忍,她仍旧坚守自己的原则。
她和同样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底层女性相互帮扶,彼此救赎。
她最大限度地不去伤害仇人的女儿,给了她最好的结局。
东恩选择复仇,选择直视内心的阴暗面,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无论生活多艰难,身份多悬殊,现实多不公,我们仍然能无畏地活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恩的复仇,是“弱者”的胜利。
因为,她做到了我们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
0如何直视内心的阴暗面?可惜的是,《黑暗荣耀》仍然是一则成人童话。
现实生活里还有更多不幸和痛苦的事件。
很多受到伤害的人,“冒险”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我们没有文东恩那样的力量,我们选择了“认命”。
我们选择了压抑那些阴暗面,独自走向阴影之中。
然而,荣格同样认为:
我们越逃避那些阴暗面,我们面对、治愈或整合它们的能力就越弱。只有意识到并承认阴暗面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纠正它。
或许,我们缺乏不认命的力量,但我们至少要能看到自己的伤口。
来源:Pexels
1、通过“自我监控”,识别你的阴暗面
认知行为疗法有一种干预手段,叫做自我监控。
也就是,记录你的想法、情绪或行为。
每当你产生“我不好”的信念时,识别它并记下来。
比如,你发觉你在自言自语:“我怎么会变成这样?”或者,你发现自己在思考:“我这是怎么了?”当你开始自我批评时,你的大脑会倾向于认为:
“这都是我的错,我就是这样的人。”
你可以试着持续记录一周。
虽然做起来有点难,但可以帮你认识到那些被压抑的阴暗人格。
2、找到阴暗面的来源
认识到自己的阴暗面之后,你可以思考它们来源于哪里。
通常情况下,它们根源于生命早期——
与成长经历、和父母的关系,或与教育经历有关。
这些原因往往是无法受个人控制的。
比如贫穷、霸凌、性暴力,或父母的情感忽视等等。
认识到并接受过去的事情,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同时,你可以和儿时的自己共情,比如:
“那时她才9岁,无论她做什么,现实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她发生那种事,那不是她的错,不应该怪她。”来源:unsplash
、建立自我同情
如果“我有问题”的消极信念,在你的脑海中迟迟没有消散,
你可以把这些感受和想法告诉你最亲密的人;
另外,从关心你的人那里获得一个拥抱,也会让你感觉好很多。
通过自我同情的方式照顾自己,你会认识到:
有时候,你不必相信你的大脑,你可以找到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
另一有效的方法是,放慢生活的脚步,并在不同的时刻问自己:
我现在需要什么?
当你发现自己在用不健康的方式应对消极信念时,
比如情绪化进食,甚至在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
请停下来,反思并识别这些冲动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比如,逃避或转移注意力的需求,需要抚慰的需求,需要联系的需求。
接着,你可以思考,是否有其他健康的方式,能满足你的需求。
在尝试自我同情的过程中,内心感到羞耻的人通常会有一种强烈的信念——
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任何人善待。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信念,那么你需要认识到:
你没什么特别的,你和所有人一样。
因为羞耻感,是共同的人性。
但同时,和所有人一样,
你值得被爱、被善待。
来源:unsplash
4、承认自己存在不同的一面
试着为你不同的一面腾出空间,并告诉自己,产生各种激烈情绪是正常的。
因为,你不认可的那一面,可能是你在某种特定情景下的特定反应。
出现这种情况时,你可以记下自己产生的核心情绪。
比如,焦虑、羞愧、愤怒等。
接着,你可以尝试识别出随着这些情绪,自动出现的想法,比如:
那个焦虑的我说:我不能处理好这件事;那个羞愧的我说:我有这种情绪是不对的;那个我愤怒的我:我应该受到惩罚。当你识别出某个想法,你可以通过自我同情的方式进行回应。
富有同情心的自己,会对焦虑的自己说些什么?
也许是这样的:
你害怕自己无法克服这个难题,是可以理解的。你以前有过这种恐惧,但你最终能够克服它。那个羞愧的自己呢?
你现在有这种感觉是有正常的,如果其他人发生同样的事情,也会有这种感受。那个愤怒的自己呢?
你不应该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惩罚你自己。
来源:Pexels
写在最后《黑暗荣耀》有一幕让我非常触动:
堕入深渊的东恩,绝望地走进汉江,准备自杀。
她意外救下身旁一名同来赴死的女人。
黑夜中,女人与东恩在冰冷刺骨的水中相拥而泣:
“水太冷了,我们等春天到了再死吧。”
来源:《黑暗荣耀》截图
于是,她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天。
荣耀不一定会降临,但黑暗终将过去。
愿每一个身陷黑暗的人,都能等来下一个春天。
为了感谢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