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501/7107858.html
前几日,在小助手的朋友圈发起了这样一个话题:
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要求专职心理咨询人员每周的个体咨询时间不得少于22小时,朋友圈内的各位高校同行,大家每周的个案咨询时间是多少呢?
话题一经推出,即引发热议。
通过大家的回复,也让我们了解到一些“触目惊心”的事实。
留言中各位高校心理咨询师每周的个体咨询时数均远未达到上述标准。
更有甚者,每周只能进行2小时的心理咨询,其余时间都在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事务。
以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计。
一周5天的工作时间为40小时。
每周仅进行2小时的心理咨询,意味着该咨询师用于专业工作的时间不足5%。
作为高校聘用的专职心理咨询人员,超过95%的时间都在做专业以外的事请。
令人匪夷所思!
这种“奇葩”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呢?
1
年12月卫健委等22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及年11月教育部等10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均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人员。
此前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90%的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配备比例未达到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
有的高校名学生仅配备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
人员配备的严重不足或是导致这一尴尬局面的重要原因。
当前教育部1:的比例要求,与之前相比有了长足进步。
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美国相关专业协会规定,每所高校必须按照1:-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
比如:
哥伦比亚大学(年)名学生,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30人,师生比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年)名学生,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32人,师生比1:。
斯坦福大学(年)名学生,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29人,师生比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名学生,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23人,师生比1:。
内布拉斯大学林肯分校(年)名学生,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24人,师生比1:。
密西根州立大学(年),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44人,师生比1:。
马里兰大学(年),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34人,师生比1:。
台湾地区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的平均配备比例为1:。
香港地区平均比例为1:。
国内目前1:的比例要求,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共有.万人。
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中1:的比例要求,理论上我国共需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人。
由余人承担全国2千8百万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简直是在开欢笑。
显然,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仍是限制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质量的最大瓶颈。
然而,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何一些高校的咨询师仅有5%的时间用于心理咨询。
按正常逻辑,学生多咨询师少,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工作量应该处于超饱和状态。
事实却是,众多高校心理咨询师95%的工作时间都在用于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行政事务。
2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国内高校心理咨询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清。
在国外,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都设置有专职行政人员。
行政人员负责处理咨询预约、活动宣传、财务管理等各类事务性工作。
咨询师只负责开展心理咨询等专业工作。
比如: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心理咨询中心有专职行政人员7名;
内布拉斯大学林肯分校(年)心理咨询中心有专职行政人员4名;
密西根州立大学(年)心理咨询中心有专职行政人员8名;
哥伦比亚大学的(年)心理咨询中心有专职行政人员9名;
耶鲁大学(年)心理咨询中心有专职行政人员6名;
特拉华大学(年)心理咨询中心有专职行政人员5名。
国内高校则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前,绝大多数国内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并未配备专职行政人员。
各类行政事务需要咨询师自己来承担。
于是,高校心理咨询师在负责心理咨询、授课、心理危机干预等专业工作之余,还需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撰写新闻、运营网站、处理公文等等。
岗位职责十分混乱。
使得有限的工作时间被大量摊派的行政事务所消耗。
3
另一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国内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设置上存在的体制性缺陷。
年,一项针对上海地区高校的调查发现,仅30%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为独立部门,70%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被挂靠在学生处等行政部门,成为行政部门的一个科室。
这是教育理念十分先进,经济状况已然十分发达的上海地区的现状。
如果将取样范围扩大至全国,相信这一比例将远超70%。
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机构设置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逐渐沦为行政职能部门的附庸。
要知道,绝大多数的行政领导并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
而这些领导又是需要“政绩”向上邀功的。
可是,作为一项服务属性十分浓烈的职业,单纯的心理咨询工作出不了政绩。
出于保密性的职业要求,外人甚至无法了解心理咨询师到底做了些什么。
于是,让咨询师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举办各种比赛、写各种新闻、整理各种材料,成为领导们能够想到的,向上级展示自己领导有方的喜闻乐见的邀功方式。
在这些不懂行的领导眼中,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行政工作才是第一位的,专业工作是第二位的。
让咨询师做行政事务性工作要比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更为重要。
95%与5%的工作时间对比正是这种思想的鲜明表达。
他们其实也并不在乎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专业服务,他们在乎只是想方设法的向上级展示自己的政绩。
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令人悲伤局面。
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心理咨询人员似乎也潜移默化的接受并认同了这种思想。
将心理咨询当作一种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工作,不断地向上级汇报成功处理了多少起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以此显示自身的存在感和重要性。
可是,每年发生那么多起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不恰恰是专业心理咨询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吗?
通过一个简单的话题。
我们悲伤的发现。
国内高校心理咨询师群体正处于一种尴尬的生存状态。
他们担着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称号,从事的却主要是行政工作。
而人员不足、职责不清以及机构设置上的先天缺陷,是导致这一奇葩局面的重要原因。
PS:文章中涉及的数据均来自参考文献。
活动招募
我们需要督导师!
需要个督点这里!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团体领导者招募!
往期热文
曾奇峰之后,再无“中德”!
衔尾蛇:心理咨询师的末路?!
央视,为何不遗余力的“污名化”心理咨询师?!
大年三十比吃饺子,伪心理咨询师的表演比春晚精彩!
央视宣扬“读心术”,到底羞辱了谁?!
保密不了,即是帮凶?庆阳女生跳楼事件中心理咨询师的伦理缺失!
扒皮:ACI国际认证心理咨询师是什么鬼?
那些山寨的心理协会组织!
那些年薪百万的心理咨询师!
新标准实施后,成为注册心理师的成本是多少?
大家猜,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现在后不后悔?!
深圳市将心理咨询纳入医保,对咨询师意味着什么?!
成为心理咨询师,要花多少钱?!
“三非人员”如何成为心理咨询师?
中国高端心理咨询市场布局
参与培训即安排上岗,简单心理、壹点灵玩的何种套路?!
那些“不三不四”的奇葩心理咨询师!
ACI、IPA、GPST、APEI:是时候让这些证书决一死战了!
那些“假”心理咨询师证书(一)
与心理咨询师有关的几个数字!
拉康心理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