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一:充分准备,瞬间遗忘
紧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的一种情绪。心理学中,焦虑是指预期即将会面临不良处境而产生的紧张情绪,是一种内心的不安和恐惧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等。普通的紧张都是暂时性的,突发性的紧张是一种恐惧感。
很多考研人在复试中,面对心仪已久的高校读研的机会,面对一些看似严肃的面试老师,难免会因为心里紧张而表现的不好。甚至还忘了之前已经准备好的内容,最后导致兵败面试关。
有效消除紧张心理,从根本上来说一是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保持一颗平常心走进考场。在面试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是必须的,除了看课本知识外,推荐同学们多找些近期的权威文献看看,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艺高人胆大”,熟悉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战中也不会因为听了陌生的词汇而紧张。
在面试时老师能看出不少学生都是比较紧张的,但是有很多同学都会掩饰,掩饰得也很有艺术。
首先进入考场时一定要挺胸抬头,保持微笑。第一印象很重要,不能在还没开口之前就输了。在回答老师提问时,最好分几点回答,做到逻辑清晰,言简意赅。同时尽量将自己的声音放大,这样既能缓解紧张,又能专心于自己的回答,更不会忘了自己之前说过的话。
当然,如果自己实在太紧张,不妨让紧张自由地挥洒出来,直接说出来,或者向老师们申请一分钟的冷静时间,进行深呼吸,用力抓紧拳头再松开等放松运动。
心理障碍二:群面抢话,急于表现
目前一些学校的考研面试过程中采用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通过让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来观察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等。
有些同学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过于突出,虽然展示出自身的特长,但是除了口才好,知识掌握扎实外,没有表现出合作意识,更没有给其他人一个表现的机会,过于强势,急于表现自己,这样反而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情绪。
考研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面试的时间每个人只有几分钟,因此同学们抓住那几分钟拼命展示自己也是无可厚非的。表现欲是人的基本欲望,是个性突出、有生命力的表现,但过于表现、欲望过于突出却会反映个人的内心空虚。
群体面试不是辩论赛,需要大家合作攻克难关,所以不要急于表现自己,一定要做好每一件小事,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的本质正是从小事情来体现的。
每个人心里都希望可以得到被人的认可和赞扬,人的成长总是离不开激励。每个人都渴望去展现自我,人的情感功能系统还有一个先天存在的机能,这就是需要他人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