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测验的实施测验的实施过程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好测验资料;(2)熟练掌握施测手续;(3)熟练使用测验指导语。2.指导语:包括对测验目的的说明和对题目反应方式的解释。作用是使受测者按正确形式对题目做出反应。3.测验情境:包括测验场地(通风、光线、噪音)、座位、答案纸型以及施测者的特征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测验分数,需要加以必要的控制,使之对每一个受测者都保持相同。4.测验焦虑:指被试因接受测验而产生的一种忧虑和紧张情绪,它会影响测验结果的真实性。施测时应尽量避免:(1)以测验来威胁被试;(2)警告被试一定要尽力;(3)告诉被试答题要快;(4)恐吓被试说:“如果测验失败,会有严重的不良后果。”5.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良好的协调关系是指施测者努力设法引起受测者对测验的兴趣,取得他的合作,以保证他能按照标准测验指导语行事。6.评分技术:被试将测验项目的答案直接记录在专用答卷上。另外备有一个标准答案卡。有时候为了节省评分时间,采用记分板来记分。测验分数的解释高德曼的三个向度的解释模型:1.解释测验分数有四种类型:(1)叙述的解释:指描述个人的心理特征状态;(2)溯因的解释:指追溯过去以解释个人目前的发展情况;(3)预测的解释:指推估个人未来的可能发展情形;(4)评价的解释:指作价值的判断或作决定。2.资料的处理方法有两种:(1)机械的处理;(2)非机械的处理。3.资料的来源有两种:测验资料与非测验资料。将三个维度加以组合共有4×2×2=16种不同的解释方法。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时,应遵循的原则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和功能;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5.对测验分数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如何将测验分数的意义告诉受测者1.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2.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其预测什么;3.如果分数是以常模为参考,就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进行比较;4.要使当事人意识到分数不是一个精确的值;5.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分数只是决策的依据,而不是决策本身;6.要考虑到测验分数给受测者带来的影响;7.测验的结果应向无关的人保密;8.对低分者的解释应谨慎小心;9.报告测试分数时应设法了解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并采用适当的措施加以引导。每日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