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笔记:
课后习题笔记:
写出一项实验室研究的实验设计。
答:
(1)实验目的
研究内隐自尊对不同任务类型自我妨碍的影响。
(2)实验假设
①内隐自尊的主效应显著,高内隐自尊的练习次数显著多于低内隐自尊的练习次数。
②任务类型主效应显著,数理逻辑任务的练习次数显著多于言语理解任务的练习次数。
③内隐自尊与任务类型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高内隐自尊在不同任务性质中自我妨碍无显著差异,但是低内隐自尊水平在不同任务性质中自我妨碍的差异显著,内隐自尊水平越低,在言语理解类任务中就会出现越多的自我妨碍。
(3)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2x2两因素混合设计,其中自变量A是被试间变量,自变量B是被试内变量。自变量A是内隐自尊,有两种水平:高内隐自尊、低内隐自尊。自变量B是任务类型,有两种水平:数理逻辑任务、言语理解任务。因变量是被试的自我妨碍水平,即被试在正式测试前练习的次数。研究首先从某大学中随机抽取40名大学生,通过内隐联想测验(IAT)测试成绩,将被试分为高内隐自尊、低内隐自尊两组,各20人,然后每组都接受第二个自变量的数理逻辑任务、言语理解任务两种处理,不同任务类型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处理,实验顺序安排如表2-21所示。
(4)数据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得出每组被试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进行2x2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
考研真题笔记:
在一个2x2的实验中有30个人,其中15个人接受两种实验处理,另外15个人接受另外两种实验处理,这是什么实验设计?()[统考年研]
A.ABA设计
B.匹配设计
C.混合设计
D.拉丁方设计
C
混合设计是一个实验中同时采用两种基本设计的实验,要求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使用被试内设计,且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使用被试间设计。题中15人接受A1B1、A1B2两种实验处理,另外15人接受A2B1、A2B2两种实验处理。自变量A为被试间变量,自变量B为被试内变量。
实验结果支持备择假设(H1)时提示该研究可能有较好的()。[统考年研]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效标效度
D.预测效度
A
实验结果支持备择假设说明实验的统计结论效度较高,统计结论效度是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之一。因此答案选A。
有人认为听音乐有利于驾驶员保持注意并减少交通事故,有人认为会干扰注意,并增加交通事故。同时,有人认为应该考虑驾驶员的类别(大客车驾驶员、货车驾驶员、轿车驾驶员),驾龄(3年、5年、8年)以及所听音乐类型(摇滚音乐、轻音乐、民族音乐)等变量的影响。采用情景模拟实验进行研究,考察注意的保持、交通事故的变化特点。该研究中的自变量有哪些?哪些可以设置为组间变量?哪些可以设置为组内变量?[统考年研]
答:(1)本研究是一个3(驾驶员类别:大客车驾驶员vs货车驾驶员vs轿车驾驶员)x3(驾龄:3年vs5年vs8年)x3(听音乐的类型:摇滚音乐vs轻音乐vs民族音乐)的混合设计。其中,驾驶员类别和驾龄为组间变量,音乐的类型为组内变量,但需注意平衡音乐类型呈现的先后顺序。
(2)因变量是反应错误发生率和反应时。采用模拟技术进行实验,具体的观测指标有实验过程中被试与其他车辆、行人和马路出现碰撞的事故发生率、被试驾车的速度和刹车时间。
(3)额外变量包括被试的性别(匹配法)、年龄(匹配法)、音乐声音大小(恒定法)、音乐长度(恒定法)、被试自身对音乐的喜爱程度(随机化)、实验环境中的干扰信息(声音、光照、他人在场等采用恒定法)。
篇幅有限,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