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告诉你永远不要考验人性

时间:2025/1/1 11:38:42 来源:心理测试_心理测试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
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是关于人性考验的。说的是一位记者在人流较多的路上假意丢掉钱包,里面有钱,银行卡和各种证件,视频中看到的人大多交给了警察,甚至有人在原地等待失主许久。乍一看觉得挺好的,似乎证明人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都拾金不昧了。不过细想起来感到奇怪,这样去考验总觉得不妥。于是出于好奇,搜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直到发现了这几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米尔格伦实验米尔格伦实验,又称权力服从研究,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针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实验小组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和寄出许多邮递广告信,招募参与者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旧校区中的一间地下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说明实验将进行约一小时,报酬是$4.50美元。参与者年龄从20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业至博士学位都有。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被告知自身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另一位参与者——“学生”,然而学生事实上是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参与者将被告知,他被随机挑选为担任“老师”,并获得了一张“答案卷”。实验小组并向他说明隔壁被挑选为“学生”的参与者也拿到了一张“题目卷”。但事实上两张纸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参与者都是“老师”。“老师”和“学生”分处不同房间,他们不能看到对方,但能隔著墙壁以声音互相沟通。有一位参与者甚至被事先告知隔壁参与者患有心脏疾病。“老师”被给予一具据称从45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结至一具发电机,并被告知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老师”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字。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会对学生施以电击,每逢作答错误,电击的伏特数也会随之提升(最高上升到V,可致人死亡)。参与者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电击产生。在隔壁房间里,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学生打开录音机,录音机会搭配著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的尖叫声,随著电击伏特数提升也会有更为惊人的尖叫声。当伏特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假冒的学生会开始敲打墙壁,而在敲打墙壁数次后则会开始抱怨他患有心脏疾病。接下来当伏特数继续提升一定程度后,学生将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并停止尖叫和其他反应。许多参与者在到达伏特时暂停,并质疑这次实验的目的。一些人在获得了他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保证后继续测验。一些人则在听到学生尖叫声时有点紧张地笑了出来。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请继续”“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如果经过四次实验者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流提升至最大的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停止。在进行实验之前,米尔格伦曾对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了预测实验结果的测验,他们全都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10%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实验结果结果在米尔格伦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的26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没有参与者在到达伏特之前坚持停止。后来米尔格伦自己以及许多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或有所差异的实验,但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为了证实这项实验,也有许多更改了架构的实验产生。马里兰巴尔的摩郡大学的托马斯-布雷斯博士在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后得出了整合分析的结果,他发现无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每次实验都有一定比率的参与者愿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数,约在61%至66%之间。对于实验结束时的情况所知不多,依据米尔格伦的回想,当时那些没有达到最高伏特数的参与者却也都没有坚持这项实验本身应该结束,也没有至隔壁房间探视“学生”,离开时也都没有询问实验人员的同意。类似的实验还有斯坦福监狱实验,并被改编成电影,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个实验或许代表不了什么,有些情况或许你永远也遇不到。不过看着实验本身始终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似乎我们都想错了什么。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会做出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包括你自己也不知道特定环境下你会做些什么。这并不是在为某些可怕的行为开脱,即便在特殊情况下你做了某些错误的事情,那就是错误的。就像最开始我提到的那个丢钱包的实验,如果放到没人的地方会如何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什么许多人会认为“法不责众”,并且跟随其他人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喻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可能人本来就是社会动物,在某些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倾向于跟随一个群体的行为或者是得到权威的认可吧。(来源:网络综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cyun.com/xljk/1435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