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即所谓“共病”。
近些年来发现,在门诊患者中发生率为15%一30%,在住院患者中发生率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于因心脏急症住院的患者,“共病”的发生率可达60%~75%。在伴有心理障碍患者中,初发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度明显升高,与已经明确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当。除临床常见的典型抑郁症和焦虑症外,发生于心内科患者的心理疾患相关症状很多并不典型,但会明显提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在我们临床上经常接诊心脏支架手术后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的病人,对于一些需要手术的患者,如果能在术前发现问题或有潜在倾向时及时干预,比在术后出现较严重症状时才诊治的效果要好一些。就会避免由术后症状多次复发而连续做2次或3次手术的,放了很多个支架,最后还是反复反映出有症状。
现如今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心脏康复管理」。「健康」,是每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议题。
共病降临,心血管康复不能豁免
例如,临床上一位72岁的赵老师突发病症,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好在及时做了心脏支架术,捡回来一条命。术后两个月她又出现了后背部钝痛,每次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复查时各项指标正常,通过交流医生发现她总是担心支架出问题,比如活动幅度大了支架是否会脱落,长时间是否会钙化、核磁检查是否会有影响、机场安检是否会出现金属探测警报等以及多久可以开展日常生活。经过心理量表评估发现赵老师处于重度焦虑状态。对她进行了心理辅助治疗,耐心解释病情及支架手术相关常识问题,同时加用抗焦虑药物。1周后她来复诊,有明显改善。
分析:像赵老师这类突发心梗患者,疾病对身体造成严重侵袭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精神心理创伤。有统计显示,60%以上的心脏病患者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焦虑和抑郁障碍最为常见,特别是针对一些心脏血管狭窄的患者,反复出现焦虑这种现象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疾病的检查及后期康复。
数据显示:焦虑障碍在心血管病人中发病率为40%左右,远高于抑郁发病率。24.5%的心律失常患者、23.75%的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6%的心肌梗死患者、3.25%的心力衰竭病人都出现过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的识别~~
然而焦虑障碍的识别,焦虑障碍患者常见症状是胸痛,胸痛多为针刺样,在安静下发生,与劳累没有关系,有的在活动后缓解,硝酸酯类药物缓解不明显,心电图检查没有明显缺血性改变,或表现非特异性ST—T改变,同时有过度担心、紧张焦虑心情,常常伴有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表现如出汗、脸红、心慌、气短及头晕、手抖、恶心、肠鸣、尿频、疼痛等各系统的焦虑表现。患者主诉非常多,涉及多系统多脏器,主诉不清。
“心理学分两型
广泛性焦虑:患者长期紧张烦躁,但不存在实际的客观威胁,提心吊胆、坐立不安、发抖肉跳,症状至少6个月;
惊恐发作:无诱因突发强烈烦躁、焦虑,惊恐万状,仿佛死亡将临,间隙期无明显症状,一月内至少发作3次。惊恐发作患者可有心肺、消化、神经等系统症状,伴有人格解体、失现实感和濒死体验等,可自发,或在特殊场景下诱发,女性多于男性,发作时伴心动过速,患者常以心血管病急诊就诊,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急性左心衰。
专家认为:心血管疾病焦虑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富有挑战性,因为焦虑情绪在人群中及其普遍,正常的焦虑状态能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它常是短暂的。而病态焦虑的紧张、压抑程度超出承受能力是持续性的,会影响日常生活。咱们可通过专业心理量表可以甄别心脏病患者的焦虑程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温馨叮咛
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复问题,是有效的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心肌梗死风险,从而减少反复住院和不必要的血运重建,进而达到有效的让患者恢复最佳体力,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