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痛并快乐着
在曾经还没有“拖延”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地把拖延的习惯统称为“懒”。后来有一些人觉得不妥——我们只是把事情推后了,而不是懒得做。
于是“拖延”一词应运而生。
每个人都曾在学生时期念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去选择“蹉跎人生”呢?
推书荐书将与您一起探索新的答案——《别让拖延症毁掉你》
01你看,大家都在拖延
对学生们来说,寒暑假很美好,但寒暑假作业却并不美好。
我们经常能听到同学之间这样的对话——
“你作业写了吗?”
“还没,你呢?”
“太好了,我以为就我自己没动笔呢。”
当我们一个人拖延的时候,会产生不安、愧疚的感觉,但如果大家都拖延,那拖延就变得心安理得起来,从众心理的安全感冲消了侥幸心理的不安,毕竟大家都在拖。
考试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复习,上班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做完工作,今天太累了澡可以明天再洗,甚至连婚期都可以一拖再拖。
久而久之,我们变成了一个怕麻烦且贪婪的人,总想在现有的时间和空间里贪婪的继续维持着现状,同时又格外期待今天好运的降临。
02拖延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拖着一件事情不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徐秋秋幸福领读人特地咨询了一位正在复习考研的小伙伴:“你现在也不工作,那你不复习,每天都干啥呢?”
小伙伴掰着指头数了数:睡觉,打游戏,追剧,和水友侃大山。
徐秋秋老师感到很惊奇:“一个多月每天都这样?你不腻吗?”
他也表示很无奈:“腻啊,有的时候甚至躺在床上发呆,每天无所事事,但就是不想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拖延,并非是不知道自己该要做什么,而是没办法进入状态去脚踏实地地做。
03拖延的本质
全民幸福社的课程中,徐秋秋老师给大家讲过所谓拖延,也是有区分的。
有的拖延譬如作业、工作、论文都是有期限的,到了一定程度不得不去做。还有一种是无期限的,譬如减肥,健身、学习某种技能。
针对第二种,下决心的时候我们往往信心万丈,却不料做起来的时候痛苦万分。但未来漫长的时间让我们觉得——这件事不着急,总会有时间的。
久而久之,这件事情就变成了空谈。
徐秋秋老师想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把减肥、健身,换成玩手机,打游戏,每天吃一个小时鸡。你还会拖延下去吗?
不会的。
因为你喜欢做这样的事情,而拖延的本质是恐惧,是逃避困难。
探秘拖延症
所谓拖延,实际上是一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