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哥大附近小镇漫游时,看到很多五彩缤纷的蝴蝶漫天飞舞,
五彩蝴蝶▲
想起一次在会议室点名的时候,我习惯性地向窗外望去。却看到一只斑斓蝴蝶。它徒然地在看似透明的玻璃窗飞舞,找不到了外面的云天。
夏季,看到这样美丽的生灵时,都会想起王菲的那只歌,“就象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人忍心责怪。”
它的生命就是那样短暂,短暂到只有一季的光彩。而那首歌,原来用来形容一些短暂的恋情,带着一种了解的心情,知道有的故事,象蝴蝶一样,飞不过沧海,走不到永远。身处其中的人,本应是迷糊地恋爱着的,本应是不知情的,可能还会抱有一些期待和幻想。而如果一个正在恋爱的人,已经清楚的知道,这段感情没有结果,却还在恋着爱着,那该是怎样的痛?
想起了“梁祝”的故事,想起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每一只蝶都是来兑现与一颗花的约定,来找寻它前世丢失的灵魂——我想捉到它,好好看一下它,再打开窗放它去自由的飞。可是这受惊了,更加茫然地躲闪,扑撞。
王菲演唱《蝴蝶》▲
坐在我前面的一位男孩辉,一下子捏住了它的双翅。
我的心立刻紧缩了起来。他这样抓着它,只能看到它翅膀背面的盲目和黑暗。他的手那么重,即使松开了,蝴蝶也早已失去了飞的能力。来不及阻止,已经看到他用蝴蝶的触须去碰前面同事的后背和耳朵,他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忽然的回头恐吓女同事,在我来不及看清蝴蝶时,他已转身,只余下我一声轻轻的惊呼:“啊——”
这时点名已经结束了,同事们纷纷向外走去。辉随手将蝴蝶扔在地上,掉头而去。我被固定在了那里,为这短暂的一分钟内不可逆转的结果而隐痛不已;那只蝴蝶已奄奄一息,只是发出轻微的颤抖,却已无力再挣扎——这时辉身后的一名随员,已经一足踏了上去,碾死了它,很痛快的样子。
我大叫这名随员是刽子手。他反而笑说:“不过是一只扑愣蛾子,害虫!”
保护和怜惜的愿望,就是激起人毁坏的本能?或者是视而不见的麻木和忽略?一直难以忘记这细微的一幕。如果这是一个心理测验,如果蝴蝶可以代表一段短暂、灿烂而毫无结果的恋情,那么我周围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态度又是什么?
蝴蝶世界▲
浏览网站消闲,看到不少心理测验游戏。
例如有五种深浅不同的蓝色,选自己最喜欢的,测试心理健康状态;凭感觉选一种食物,测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从四种睡姿中选一种,反映内心最大的恐惧等,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由于大部分心理测验都没有注明来源出处,准确度也难以深究,所以结果只可视为参考,宜一笑置之,千万别认真地完全相信。
这令我想起纸媒出版业兴旺的岁月。那个书报摊动辄售卖数十款报章刊物的年代,不论哪种主题的书刊,总爱设心理测验的栏目,可见不少读者喜欢透过小测验了解自己,以为能透过选择数条简单问题的答案,再计算得分,就能反映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甚至印证潜意识中的信念,从而认清自己的性格特色。哪管某些“测验”只是作者为充塞版面,随意杜撰抄袭,东拼西凑而来。即使时下人们变成爱浏览网络资讯,心理测验仍历久不衰,只要随便搜索,就有海量结果供应。
算命先生▲
这个现象其实挺有趣,也反映现实。
个人的喜恶、性情、想法,应该自己最清楚,可是古往今来总有许多人当局者迷,需借外力了解自己,也想靠不同方法收集信息,再将自己归类辨形。然而如盲目信奉与跟从别人的意见,情况就如做一份来历不明的网上心理测验,凭别人所写的结果分析就决定自己的职业路向、健康程度或择偶条件等,实在非常儿戏。
认识世界,应该从认识自己开始。
不了解自己,如何理解别人?自己的强弱高低也辨别不清,如何分辨客观世态的善恶?与其相信以心理测验、星座、血型等简单归纳的人格特色,不如先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声音,诚实面对个人的想法,作出平衡感情与理性的判断。
风水轮流转▲
自古我国先哲皆劝人多作思考,如《论语.学而》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离娄上》则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教导我们要好好认识自己,自求多福。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