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海约有万名学生(其中中小学生万名、幼儿55万名)迎来开学开园日。阔别校园近半年了,终于等到再次重返校园。有不舍、有期待,也有不安,如何迈好开学第一步,澎湃新闻为家长和师生整理了八个篇章13个热点问题的集锦,请带上这份开学秘笈,开启新学年的全新旅程吧!一、防疫篇1、关于校园安全和防疫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答:开学第一道关,校园安全和科学防疫。上海各区中小学幼儿园在疫情防控方面做足各项准备,做实“一校一方案”,做好师生返校前自我健康观察,严格落实应急预案、物资保障、校园消杀等防控措施,切实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科学有序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把握好日常防控指南和手势,确保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无缝衔接,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要尽可能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科学开展体育锻炼,寓教于乐、强身健体,高质量推进教书育人工作。(上海各区教育局)以浦东新区为例,9月1日,浦东新区将有约62万名师生员工开学返校。按照全市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安排的部署要求,浦东新区正组织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准备,落实落细校园各项防疫措施,保障开学平稳有序。将重点把好四个关口:一是把好健康监测关。在师生返校前,学校将通过云上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相关自我健康管理要求。开展精准排摸,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动态掌握师生员工的基本情况、行程信息和健康状况。严格分类管理,落实所有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自我健康观察和返校前3天2次核酸检测。二是把好学校入口关。严格落实入校人员“应扫尽扫”“逢扫必验”的要求,在所有学校门口布设“场所码”和“数字哨兵”,严格落实进校人员的身份核验、体温测量、查看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等相关工作。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学校。三是把好日常管理关。强化学校预防性消毒,做好校园日常消毒和清洁工作。严控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落实健康管理,做好师生员工和同住人的日常健康管理和体温监测等工作。对于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包括门卫、保洁、食堂工作人员要求工作期间全程佩戴N95/KN95口罩。四是把好核酸检测关。围绕“采-送-检-报”全流程,为学校建立相对独立高效的核酸采检体系。按照“一校一点”,在所有学校均规范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目前已培训包括2万余名教职工在内的采样工作人员,在36个街镇均安排了专用样本中转站,同时安排了8家定点核酸检测机构对接学校的核酸检测工作,保证师生员工的核酸采样快检快出。(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晏波)为全面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前五版中小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实际和应急处置经验,指导中小学校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制定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做为执行标准。(教育部)2、学生开学前和开学第一天要上报哪些健康信息,如何上报?答:为了保证中小托幼学生顺利开学,上海市教委开发了“申生康”上海校园防疫通服务系统,得到家长实名认证授权后,通过与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对,及时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确保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应急响应。因此,需要学生及家长、同住人填报个人信息,用于学校健康管理。除了上传信息,开学前几天家长还需要填报一些表格和材料。比如,要填报学生及同住人的随申码、行程码和三天两检的核酸报告;要上传最近重新申领的核酸码;要填好14天自我健康观察表;暑假期间离沪的学生还需上交离沪信息登记表。开学后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员工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进校(园),因此师生需要在每日离校前错峰完成1次核酸采样。为了有序做好这项工作,各学校都做了方案,并提前进行了演练。各校教职工已经提前到岗,做好校园清洁消杀、防疫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完善等各项工作。(上海市教委、各区教育局、各学校)3、没有智能手机,学生如何乘车?答: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自9月1日起,乘坐公交、地铁、轮渡时,无智能手机的学生需使用已登记关联的交通卡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带好“电子学生证”或“离线码”备查。家长或学生可通过“上海交通卡”APP首页或“上海公共交通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