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临床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我们劝一个人,经常说:“时间是治愈伤痛的最好良药,一切都会过去。”可是,有些事情造成的伤,一辈子都没法过去。最近重温了豆瓣一部高分“致郁”片《海边的曼彻斯特》。主人公Lee是一个维修工,修水管、通马桶,什么都做。他完成一项又一项无聊的工作,像个无头无脑的机器人。他孤独地走路,极少言语,魂不守舍,像个行尸走肉,连接到亲哥哥去世的电话,也没有什么表情。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但接着看下去,当Lee过去曾遭遇的痛苦被一层层揭开,他的冷漠反而让人觉得心疼不已。01“我失去了表情,整个人消失不见”多年以前,他也曾有体面的工作,有一栋虽小但温馨的公寓,里面住着心爱的妻子和3个孩子。然而,所有幸福因为一个小小意外毁于一旦。这天晚上,他和朋友喝嗨了,因为酒喝完要出去买,但他不能开车,只能步行40分钟出去。出门前怕家里的孩子冷,在壁炉添了木材,坏就坏在他忘了盖上防火板。等买完酒回家,家里已经变成一片火海,妻子下楼求救晕倒被消防员救出,两个孩子永远地留在了里面。在警察局,他用低沉的语气告诉警察事实,希望能判自己死刑,至少能换良心上的安宁。但警察只是说:“不要担心,忘记盖防火板不是什么重罪。”他被警察释放了,但他没有释放自己。那场意外变成一个永久的烙印,深深烙在他的人格,变成一个陈旧的伤疤。他离开了故乡,也开始了新生活,但他知道自己从未真正好过。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人格伤疤”。指的是过往的一些痛苦经历,会给人留下认知、情感、行为,或者生理上的明显改变,而这些改变又会使得这些人即便被治愈,也比从未受创过的人群更容易再次受伤。他变得木讷,是因为他故意封冻了情感,他得知哥哥的死讯时毫无心理波澜,看到哥哥的尸体也一样,和侄子相处,仍然无动于衷,他处于世界其中又一直超然世外,不是超脱,而是疏离,他放逐自己,把世界关在了门外。时间是药物,有时它可以治愈伤痛,但有时会让人沉溺其中。人们依赖时间洗刷掉所有记忆,但最终发现只是对逃避成瘾,想忘掉的一切却依然坚固,并且在某个无法预料的时刻轰然袭来。就像Lee,一直强迫自己遗忘过去的伤痛,可在回去处理哥哥后事时,遇到了前妻。前妻对他道歉,后悔自己当年被悲伤冲昏头脑,说了许多伤害他的话,却忘了他也濒临崩溃。她非常后悔,想祈求Lee的原谅,而他却只是颤抖着摇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匆匆逃走。我们接受的大部分教育,总在说应该勇敢面对人生,面对曾经的挫折和伤痛。但事实上,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和Lee一样,因为遭遇过创痛而留下了人格伤疤,变得脆弱、敏感、痛苦,却对它无能为力:
因为霸凌而变得“内向”并非真的内向,只是失去了对人的信任,不愿与外界接触;
因为被抛弃而变得谨小慎微并非为人谨慎,只是担心自己做错事就会再被丢下;
因为在感情中被辜负而抗拒付出,也并非性格自私,只是不敢不计较后果地投入一段感情……
在这些回避伤害的过程中,外界的信息很容易被我们视为潜在威胁,甚至可能在伤害未实际发生前,就已经感到受伤。这样的我们,该如何自救?02你的潜意识里,藏着怎样的人格伤疤?触碰伤疤,最难的一件事就是“看见”。“人格伤疤”就像伤口上的一粒细小沙子,已经长进了愈合的肉里,可一碰还是隐隐作痛。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引导我们避开这个伤口,久而久之演变成习惯性回避伤害的人格特质。越怕受伤,越敏感,越容易受伤,最后陷入死循环。打破负面循环的第一步,需要我们停下来看看自己,内心深处是不是曾经受过伤,没有好好被疗愈?如果你觉得害怕,不敢触碰伤口,没关系,你可以尝试借助一些心理学工具,让心理学带领你,逐步深入内心,温柔疗愈自己。为了帮你发现“人格伤疤”,壹心理专业研发团队集体研发出「人格伤疤测试」,将:从情感分离、个性压制、成就无能等6种适应不良图式出发,剖析你的人格伤疤、潜在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并为你提供可操作性建议,帮助你学会接受伤疤、与其共存,进而疗愈身心,找回自我的舒适区。-人格伤疤测试-▼测试题:31题丨测试报告:11页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