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新区middot第二学校mid

时间:2022/4/13 13:30:28 来源:心理测试_心理测试网站 作者:佚名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写过一本书叫《活出乐观的自己》,估计很多人都看过。

几年前,我就读过这本书,当时感触并没有那么深。这两年,经历了疫情与世界的“封锁”、教培行业的风波,看到了那么多大人小孩的快乐与不快乐,再次读到,居然有“醍醐灌顶”之感。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你对身边事物的“解释风格”,也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决定了你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一个悲观的人。

不同的解释风格,导致了乐观和悲观的重大区别。

乐观者喜欢把“好事”解释成永久的、泛化的、与自己有关的原因,把“坏事”解释成暂时的、特定的、与外界有关的原因。而悲观者恰恰相反。

比如,悲观者如果数学考砸了,他会解释为:我永远都考不好(永久、泛化),我真笨(自我问题);而一个乐观者则会解释为:这次我的数学没考好(暂时、特定),试卷太难了(外界的问题)。

这也是后来流行的“成长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一个悲观者,如果能有意识地把悲观的解释风格转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即可“治愈”自己的悲观。

马丁·塞利格曼也是研究“抑郁症”的大家,对儿童的心理、情绪,尤其越来越普遍的抑郁症,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cyun.com/cgcs/1203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